每日經濟新聞 2015-09-16 22:50:43
9月1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擴大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優惠范圍。常務會議稱,此舉是為了拉動有效投資、促進產業升級、加快發展“中國智造”。
每經編輯|馮彪
每經實習記者 馮彪
小微企業將再獲稅收紅利。
9月1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擴大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優惠范圍。常務會議稱,此舉是為了拉動有效投資、促進產業升級、加快發展“中國智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自去年起,相關部門就對生物藥品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計算機通信等6個行業實行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稅收優惠。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王雍君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實質上是國家將當年應征收的部分稅款推遲到以后年度征收,相當于在企業加速折舊年度,國家向企業提供了一筆免息貸款,這對促進新興產業發展、增加企業科技創新投入、有效緩解企業資金壓力、減輕核算負擔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調控作用。
此次常務會議決定,在去年6個行業基礎上,今年將擴大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優惠范圍,對輕工、紡織、機械、汽車4個領域重點行業的企業,在今年1月1日后新購進的固定資產,允許縮短折舊年限或采取加速折舊方法。
會議特別提及,對其中小微企業新購進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研發和生產共用儀器設備,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稅前扣除;超過100萬元的,允許縮短折舊年限或采取加速折舊方法。實行上述政策,預計今年將減稅約50億元。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王雍君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加速固定資產折舊能夠使企業早日收回成本,對于小微企業而言,通過縮短固定資產折舊抽限,減少企業繳納的所得稅額,能夠有效減輕企業負擔,也將有效降低大眾創業成本。”
記者注意到,近來,政府穩增長舉措頻出。一方面,加大投資力度,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另一方面,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接連出臺多項措施為企業減負。
此前,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王滿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當前經濟形勢不樂觀,政府連續發文為企業減負,體現了政府激發企業活力,放水養魚的決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