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7-02 20:03:57
股市下跌,泰禾集團首推員工持股計劃,讓外界產生許多聯想。有輿論認為,這是地產大佬黃其森的臨危“護盤”之舉。
每經編輯 杜冉樂
每經記者 杜冉樂
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大盤下跌,地產股領跌。
7月2日,泰禾集團(000732,SZ)對外拋出員工持股計劃,預計未來6個月內總籌集不超過12億元用于增持公司股票。雖有這一重大利好,泰禾當天開盤仍直接跌停,直至收盤仍無起色。
除泰禾之外,包括蘇寧環球、中茵股份等上市房企紛紛祭出高管增持大旗,試圖提振信心。此外,仍有部分地產股集中宣布重大停牌,避險意圖明顯。
“減持風”之后,如今又遇增持潮。相關券商人士和地產公司研究員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房企跨界轉型成必然,但不確定性加大,各房企高層看法不一,戰略思路分歧顯著。
泰禾首推員工持股計劃
7月1日,證監會、交易所、基金業協會深夜聯手“救市”。次日,大盤再度下跌,其中滬指失守4000點,下跌3.48%,下挫至3912.77點,房地產開發板塊大跌6.93%。
股市下跌,泰禾集團首推員工持股計劃,讓外界產生許多聯想。有輿論認為,這是地產大佬黃其森的臨危“護盤”之舉。
據了解,泰禾集團員工持股計劃草案,涉及員工總數不超過500人,其中包括董事、監事和高管人員11名,未來6個月內將分三期總募資不超過12億元,管理運作委托方為招商財富資管。
7月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泰禾集團董秘洪再春,公司董秘辦相關工作人員說,洪不在,要等到第二天,他自己不能接受采訪。
泰禾集團負責商業的一位不愿具名的高管表示,高管參與持股,與企業分享成長。地產業步入這個階段,看的不是現在,而是未來,未來業績能不能從100億元上升到1000億元,看你做不做,如何做,有沒有戰略眼光。
在產品設計上,上述員工持股計劃特意安排了“結構化”設計框架,以不超過2:1的比例設立了優先級和劣后級份額。
存續期內,優先級享有預期年化收益率7.7%,須以最終合同簽訂為準,按年分配優先級收益,到期支付優先級本金及剩余收益,劣后級為浮動收益,其盈虧不定。
為免除員工持股過程中的股票“縮水”等風險,泰禾投資作為泰禾集團大股東,按照草案將承擔動態補倉和優先級補足本息差額的義務,以其名下持有不低于2億元市值的泰禾集團股票,為優先級本息提供質押擔保。
記者注意到,泰禾員工持股計劃未來將通過二級市場交易等合法合規的形式完成員工持股方案。泰禾集團還公開表示,該計劃實施機制之后,公司股權分布仍會符合上市條件。
地產股轉型隱現“分歧”
不惟泰禾,大盤暴跌期間,中茵股份也在7月1日發布了公司及子公司管理層總計8位高管增持公司股票計劃,增持期限從當天開始啟動,通過包括但不限于大宗交易、集中競價方式,總增持股份17萬~30萬股。
無獨有偶。6月26日,蘇寧環球發布消息說,公司7位高管在上個交易日通過二級市場以自籌資金方式,累計增持股票57.63萬股,增持后的總持股數上升為127.6萬股。
記者注意到,6月25日,蘇寧環球最低交易股價為15.58元/股,若以此增持股價為例,截至7月2日收盤價13.32元/股,每股已累計跌去2.26元,上述增持已縮水逾130萬元。
目前,蘇寧環球正朝著大文體、大健康與大金融方向戰略轉型。蘇寧環球針對上述增持公開表示,這是為了彰顯公司轉型決心和信心。
在華西證券分析師鄭達看來,個股管理層“逢低”增持股票,屬于一種股權激勵,說明他們對公司中長期發展有信心,即使短期內現時價低于增持價,也對公司影響不大。
大盤下跌背景下,包括萊茵置業、迪馬股份等部分地產股選擇停牌避險,其理由一致為正在籌劃重大事項。
與這輪密集增持股票相比,金科股份、中洲控股、中糧地產、中房股份、國興地產、天津松江等不少房企卻遭遇主要股東大額減持。有媒體報道稱,近期房企股東累計減持套現250億元,其中金科股份實控人黃紅云家族套現30億元。
分析人士指出,大股東應該最了解公司價值,減持即意味著放棄部分股份,說明大股東認為價格偏離價值。不排除個股戰略方向微調或轉向。
億翰智庫中國上市房企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張化東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地產業利潤率下滑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在這種下滑預期沒有終止之前,個別房企正處于轉型“邊界”上,往下走,不少房企會退出地產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