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6-30 14:39:22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認為,鑒于當前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顯得尤為重要,央行或進一步回收短期流動性以補充長期流動性,減少到期MLF續作,擴大PSL規模,貨幣市場利率將有小幅回升。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萬敏
每經記者 萬敏
今日(6月30日),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發布了2015年三季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該機構認為,從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向實體經濟提供資金支持的角度看,今年的人民幣信貸增速不會低于去年,應在13%~14%之間,新增人民幣貸款在11萬億元左右。在監管環境趨緊的背景下,表外融資不會大幅增長,社會融資總量將保持穩定。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認為,當前貨幣市場利率正逐步成為央行引導利率的關鍵指標,央行將通過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適時補充流動性,創造較為寬松的貨幣環境引導市場預期。同時,鑒于當前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顯得尤為重要,央行或進一步回收短期流動性以補充長期流動性,減少到期MLF續作,擴大PSL規模,貨幣市場利率將有小幅回升。
今日,中國央行在公開市場將進行5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規模較上周四增加150億元,中標利率降至2.5%,前次為2.7%。
上周四,央行重啟了7天逆回購操作,向市場注入350億元資金,此前中國央行已連續19次暫停公開市場操作,連續八周無投放、無回籠。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表示,央行貨幣政策操作以宏觀經濟需求為依據,根據市場流動性來調節,如果貨幣政策在一段時間內連續進行逆投放來釋放短期流動性,說明市場流動性緊張,未來可能會有降準的操作。
對于股票市場,該機構認為,未來一段時間,股票市場有望開啟慢牛模式,個股分化可能加劇。首先,我國混合所有制改革、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等將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支撐股票市場持續上行;其次,下半年我國仍有降準、降息的空間和可能,流動性將保持總體寬松;第三,在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保持穩定的背景下,資本外流壓力將有所減弱。隨著近期股市的寬幅震蕩,散戶入場步伐有所放緩。在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減的背景下,股票市場或由“快牛”變成“慢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