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26 00:19:35
一位從事大數據商業運用的資深人士表示,目前大多數所謂的大數據都是在“喊口號”。他認為,大數據真正實現商業運用需要具備技術人才、資深行業專家以及數據資源。其中,找到資深行業專家最難,“需要有對某一行業非常熟悉的人才,才能找到行業痛點,并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此外,大數據的采集、存儲、分析等技術人才也十分緊缺。
每經編輯|李怡
◎每經記者 黃麗
大數據火熱的當下,號稱國內最大的民營寬帶運營商——鵬博士(600804,SH)也加入了這場大“混戰”,而且還結盟了騰訊。6月24日,鵬博士公告稱,與騰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不難看出,鵬博士對數據資源的渴望程度。
但民營寬帶運營商掘金“大數據”又意欲何為?6月24日,鵬博士董秘任春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成立大數據公司,是公司布局“云管端”戰略的“云”端。而后期,公司也希望利用數據資源,通過數據處理基技術,真正實現大數據的商用,設立大數據公司就是其中的重要一步。
23日,鵬博士董事會通過了合資成立大數據公司的議案,整合各方資源開發大數據產業園。正當外界質疑公司缺乏數據優勢之際,24日,鵬博士立即曝出與騰訊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其中,鵬博士為騰訊公司提供本網帶寬、IP 地址、設備端口以及機房環境等,而騰訊公司提供全鏡像內容數據源內容數據及系統所需的硬件設備。
鵬博士方面認為,通過合資設立大數據公司,整合各方資源,參與大數據應用、大數據產業孵化、大數據終端產品開發及相關業務拓展,有利于公司通過豐富的數據中心集群資源和超級智能網絡。
而隨后聯手騰訊獲取數據,鵬博士正是在加碼布局 “云”端數據中心。任春曉告訴記者,公司希望通過利用數據資源,通過數據處理基技術,真正實現大數據的商用,而設立大數據公司就是其中的重要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從傳統的寬帶運營商向互聯網綜合運營商轉型的鵬博士,依托自身傳統寬帶接入業務,結合數據中心業務作為基礎,近年正在加速布局“云(數據中心)管(寬帶網絡)端(產品終端)”戰略計劃。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粗略統計,僅A股市場,就有56家大數據概念股。而大數據市場的魚龍混雜,也有些讓人分不清虛實。
一位從事大數據商業運用的資深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大多數所謂的大數據都是在“喊口號”。他認為,大數據真正實現商業運用需要具備技術人才、資深行業專家以及數據資源。其中,找到資深行業專家最難,“需要有對某一行業非常熟悉的人才,才能找到行業痛點,并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此外,大數據的采集、存儲、分析等技術人才也十分緊缺。
對于欲涉足大數據商業運用的鵬博士而言,除了數據的積累,可能還不得不找準方向和目標,只有找到問題,找準行業痛點所在,才能利用大數據“對癥下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