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5-06 20:19:13
目前銀行的資金流動性并不顯緊張,央行降準等因素促使市場自己這塊蛋糕比以前要大,不過卻受到來自股市、P2P等的資金分流壓力。
每經編輯 張威
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銀行理財產品現量價齊跌現狀。
普益財富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第1季度,我國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與上季度基本持平,但發行規模萎縮。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出現了下跌。
普益財富研究員魏驥遙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銀行的資金流動性并不顯緊張,央行降準等因素促使市場自己這塊蛋糕比以前要大,不過卻受到來自股市、P2P等的資金分流壓力。
銀行理財量價齊跌
2015年第1季度,我國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與上季度基本持平,但發行規模有所萎縮,共有287家商業銀行發行了21039款理財產品,發行規模估計為20萬億元,與去年同季度相比分別增長了1.3%和下降了31.4%。
此外,盡管有銀行在“五一”期間推出個別高收益的節日產品,但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整體是走跌的。據銀率網數據庫統計,上周(2015年4月25日~2015年5月1日)北京地區發行的人民幣非結構性銀行理財產品總數為372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21%,較之前一周下降0.04個百分點。
余額理財方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日(5月6日),收益率一直排在較靠前的興業銀行掌柜錢包的年化收益率僅為4.48%,“五一”前后整體走跌。
銀率網理財分析師牛雯告訴記者,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下滑是這兩年的趨勢。從去年開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從高位逐步下滑,主要原因是由于實體經濟不景氣,從去年開始轉換貨幣政策態度逐漸從緊到松。
昨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品種為1.5230%,下跌4.1個BP,除了一周期限產品輕微上浮外,其他期限產品均小幅下跌,一個月和三個月期限產品上浮超過3個BP。
魏驥遙認為,發行量下降受兩方面因素的影響,首先是今年股市火熱。在收益比較上,股市有著明顯的優勢,高收益及高流動性的特質使得投資者的資產配置大多向股市傾斜。其次是如存款保險制度的落地推進了利率市場化的加速發展。理財產品在銀行存款受限時,繞開限制為銀行吸存提供了幫助,不過在利率市場化后,理財產品尤其是保本固定收益型理財產品的功能和吸引力弱化,其存在的空間壓縮,因此保本固定型理財產品的發行量持續減少并且未來還將繼續降低。
“央行降準是上半年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降準對銀行理財的可配置資產產生的影響較大,會導致理財可投資資產的減少和資產收益率的下降,一般降準啟動后一段時間銀行理財收益率會出現顯著下降。” 魏驥遙說。
發行量可能繼續萎縮
國務院日前批復同意《存款保險制度實施方案》,存款保險制度將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此外,央行負責人在不同場合多次表示,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上的自由兌換和存款利率的市場化的條件已逐步成熟,只剩臨門一腳。
普益財富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結構性理財產品發行數量出現了小幅下滑,本季度發行數量減少99款至2013款,市場占比下降0.6個百分點至9.57%,但其中大部分仍為對公理財產品,這些產品也多以“結構性存款”命名。
魏驥遙表示,就最近一周的數據來看,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與發行量都有所下降,并沒有受到節假日的刺激。同時由于存款保險制度的正式落地,企業融資成本仍然較高等因素,第二或者第三季度降準已成為大概率事件,且降息發生的概率也較大。因此我們預計今年下半年理財產品收益率仍處于下降趨勢,且由于在下半年銀行存款利率上限放開的可能性較大,因此保本類理財產品的發行量可能繼續萎縮。
牛雯認為,銀行理財產品量價齊跌說明銀行不缺資金,同時資金也一定程度流入股市,今年寬松的貨幣政策令銀行有充裕的流動性,銀行目前“不差錢”。另一方面,在今年的前四個月,A股市場一直表現強勁,吸引了大量資金,天量的IPO也是吸金利器。“今年的貨幣政策會持續趨松,因此,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會繼續下行。”
牛雯認為,今后開放式產品是銀行理財產品的趨勢。銀監會并不鼓勵銀行發行封閉式預期收益率類的產品,因為這類產品的運作信息和收益信息都不透明,容易做成資金池,造成風險期限錯配現象。而開放式產品則更加透明,也有利于監管層進行全面監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