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農產品流通“轉方式” 農業部長定調產業鏈生產

          2015-04-21 00:47:21

          實際上,電子商務等新型農產品流通業態,已經滲透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的概念。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張雯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張雯 發自北京

          一、二、三產業融合的步調,或將首先在農產品流通上實現。

          近日,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上海調研時表示,要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扶持發展農產品儲藏、保鮮、加工,支持發展直銷、配送、電子商務等農產品流通業態,推動農業由產品生產向產業鏈、價值鏈生產轉變,讓農民和企業在一個鏈條上分享利益。

          按照今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作為第一產業的農業,“接二連三”已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一步。“搞農業生產賺錢少、賺錢難,所以我國各地青壯年農民外出打工,而讓留守老人和留守婦女在家種田已經成為極為普遍現象。”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除了少數已經將一、二、三產業融合的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利潤豐厚外,絕大多數農民靠生產農產品銷售所獲收入有限。

          實際上,電子商務等新型農產品流通業態,已經滲透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的概念。

          中國農科院信息所副所長王文生認為,發展電子商務等互聯網產業,不僅對農民能起到增收致富的效果,同時還解決了創業投入成本過高的問題,對于促進農村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融合發展,減少流通成本,激勵創業、擴大就業意義重大。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一、二、三產業融合目前更多處于自發階段,覆蓋領域小,融合深度不足,惠及面有限。

          在李國祥看來,造成目前國內農業產業“接二連三”銜接不暢的主要原因在于國內農產品價格高于國際市場。究其解決辦法,必須實現農業轉型升級,“延長農業產業鏈,有一體化和產業化兩條道路,基于我國農民數量眾多的國情,產業化顯然更合適”。

          李國祥指出,農業產業化組織方式的核心就是以某個或某類農產品的產業鏈與價值鏈為主線,通過增值分享和風險共擔等機制,既尊重相對獨立的生產經營者的市場主體地位,又能將越來越細化的多個環節整合起來形成一個分工合作的有機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精品 | 中文字幕不卡高清视频在线 | 天天噜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午夜久久免费观看视频 | 日本真人作爱视频免费大全 | 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