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5-04-16 13:25:29
“未來五年,我們的銷售額要接近千億。”3月底的一天,在北京東三環一家創意園的咖啡館里,遠洋地產總裁李明表情輕松地吐出這個數字,向記者描繪著遠洋未來五年千億的發展圖景。
每經編輯 杜靜
用金融工具拓展地產業務
遠洋地產的背包制,一定程度上和遠洋未來五年的金融化有關。本質而言,遠洋將房地產開發分解成17000件任務,和制造業將復雜的制造過程分解成動作簡單的流水線生產,思路極為接近,為的是盡最大可能實現資金的高周轉,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開發難度。
對金融企業而言,這樣的開發流程,更便于他們管控投資風險,使他們更好地參與遠洋地產具體項目的投融資。“毫無疑問,管理流程的調整讓遠洋更加標準化、規范化,在整個金融鏈條上增加了金融端對遠洋的信任。”在睿信致成管理咨詢董事總經理薛迥文看來,這一制度的成效更多的取決于“背包人”計劃實施的具體成效。
盡管不愿意談及,換下西裝、摘下領帶,穿著淡藍色的暗格休閑襯衫的李明面對記者的追問,還是解釋了遠洋版“房地產金融”的思路。
“我怎么接近千億?還學同行、學老大哥,把開發項目從100個變成200個、300個?這肯定不行。”李明表示,在四元業務下,遠洋將用金融的工具和方法拓展房地產業務,而不是傳統意義上開銀行、自行開發金融產品。
從海外房企鐵獅門、凱德,到國內房企萬科、萬達、綠地,都先后發力房地產金融。遠洋地產的輕資產之路又將何去何從?
李明對遠洋金融部門提出兩點要求:第一,金融部門要在企業戰略下協同主業發展;第二,做市場化的金融部門,運用資本撬動業務。權力下放給“背包人”,連獎金都自己發,但是要考核管理費用在銷售收入中的占比,“指標體系跟上市公司一樣就行了。”
宋延慶認為,遠洋地產的品牌和產品能否滿足小股操盤的輕資產模式,存在一定的疑問。年報顯示,遠洋地產的凈資產收益率只有10.69%,這一數據和萬科、保利、中海、方興等同行相比存在明顯差距,遠洋要和這些同行爭資金,顯然會處于劣勢。和凈資產收益率每年保持在20%左右的保利和中海相比,遠洋的回報率只不過是他們的一半左右。
對李明和他所帶領的遠洋團隊來說,如何深度挖掘項目開發價值,進一步提高開發毛利,將最終決定“海鷗IV”計劃的成敗。但行事低調穩重的李明比任何人都明白,2015年將是遠洋艱苦的一年。“要調整就要付出代價,要承受一些東西,但企業必須調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