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4-04 16:47:52
自去年陷入鎖房狀態的佳兆業深圳區域項目,終于迎來轉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深圳市規土委網站獲悉,佳兆業在深圳此前被“鎖盤”的四個項目超過一半房源從“管理局鎖定”變為“司法查封”。佳兆業一位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房源變成“司法查封”意味著政府正在退出行政封鎖。
每經編輯 區家彥
(圖片來自網絡)
每經記者 區家彥 發自廣州
自去年陷入鎖房狀態的佳兆業深圳區域項目,終于迎來轉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深圳市規土委網站獲悉,佳兆業在深圳此前被“鎖盤”的四個項目超過一半房源從“管理局鎖定”變為“司法查封”。佳兆業一位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房源變成“司法查封”意味著政府正在退出行政封鎖。
然而,項目“解鎖”并不意味著融創收購佳兆業將出現轉機。多位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由于“解鎖”后佳兆業的深圳區域資產變得更值錢,債權人對于拒絕融創的債務重組方案底氣更足,這將導致融創收購的難度變相增加,佳兆業走向破產清算的可能性也在加大。
深圳項目終現解鎖苗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深圳市規土委網站獲悉,此次出現“解鎖”現象的項目包括佳兆業(大鵬)假日廣場、悅峰花園、中央廣場、前海廣場,四個項目合共約有60%的房源從“房管局鎖定”變為“司法查封”,但仍有超過30%的房源依然維持“房管局鎖定”的狀態。
“我們也是從昨天晚上才知道項目開始在解鎖,剩余的房源有可能在下周陸續解封”,佳兆業一位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公司尚不清楚項目解封的原因,但“司法查封”意味著深圳區域的項目與公司的外地項目變成一樣的狀態,即由于債權人要求資產保全而查封項目,而不再是行政封鎖。
自去年12月初,佳兆業被曝位于深圳的樓盤被深圳市規土委的相應地方分支機關鎖定買賣協議備案后,公司位于深圳區域的所有經營活動隨即處于“休克”狀態。根據公司此前公布的公告顯示,深圳區域除了上述四個項目曾遭“鎖盤”外,另外3個已落成項目的若干未售房源被限制任何轉讓或抵押的登記、備案,甚至連3個自持出租及自用物業項目的若干單位業權也遭到限制,據估算這批房源總價值超過50億元。
由于金融機構爭相“踩踏”以求自保,導致佳兆業全國項目陸續被債權人要求查封資產,公司處于破產的邊緣。根據佳兆業方面透露,截至今年3月12日,佳兆業債權人向法院提出合共64份資產保全的申請,涉及金額約為137.6億元。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公司應付的境內外貸款人計息債務總額高達650億元。
融創收購的難度更大了
然而,行政封鎖的解除并不意味著佳兆業的經營狀況能重回軌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盡管多數佳兆業員工仍處于正常上班狀態,但由于債權人的查封要求,項目銷售已經處于停滯。這意味著對于佳兆業而言,要么依賴第三方企業接盤以盤活銷售,要么等待債權人提出破產清算。
“佳兆業深圳項目突然解除行政封鎖,對于融創而言難言是好消息”,香港粵海證券投資銀行董事黃立沖向記者表示,對于債權人而言,由于深圳房價的上漲預期,這意味著佳兆業在深圳的資產變得更加值錢,公司也變成了一家遭遇流動性問題被司法凍結的地產公司,債權人也因此有更多談判的籌碼,融創很難找到合適的理由讓債權人讓步,收購的難度也因此更大了。
盡管在首輪境外債務重組談判失敗后,佳兆業與債權人仍在溝通新的重組方案,但融創為達成交易作出大幅讓步的可能性并不高。在此前舉行的融創中國業績發布會上,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坦言:“如果債權人不配合,我們肯定放棄。再大的生意也是個生意,債權人不答應,會毫不猶豫地離開”。
在黃立沖看來,行政封鎖的解除也有助于佳兆業債權人提出破產清算的要求,以便于將各地資產打包售予不同開發商,用于償還有抵押的債務,也不排除會有新的“白武士”出現。
記者了解到,盡管自去年末起,佳兆業的經營活動陷入全面停滯,但大多數佳兆業員工工資依然維持正常發放,他們每天正常上班等待公司的最新進展。然而,這樣的狀況也許持續不了多久,截至3月2日,佳兆業所擁有的不受限現金僅余下5.66億元,預計上半年流動性將枯竭,這意味著無論是最終獲得“白武士”拯救還是破產清算,佳兆業能否存活在上半年將有定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