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5-03-27 07:16:01
公司副董事長、總裁汪東進昨天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處在低油價周期,公司仍會保持油氣的穩產增產。同時,公司還計劃擴大管道業務重組改革的力度,步伐會走得更大。
⊙記者 陳其玨 ○編輯 孫放
中國石油今天披露的2014年年度業績報告顯示,這家中國最大的石油公司去年全年凈賺1071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逾17%,但降幅低于市場預期。公司副董事長、總裁汪東進昨天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處在低油價周期,公司仍會保持油氣的穩產增產。同時,公司還計劃擴大管道業務重組改革的力度,步伐會走得更大。
業績下滑但好于預期
年報顯示,中國石油去年實現營業額22829.62億元,增長1.1%。其中,受原油價格下跌、國內成品油價格連續下調等因素影響,公司凈利潤為1071.72億元,下降17.3 %。實現每股基本盈利0.59元。
這一業績水平好于機構預期。此前,巴克萊資本發布報告認為,庫存跌價損失將打擊中國石油去年第四季業績,預測其全年盈利將下降21%。
記者從有關人士處獲悉,這一業績水平的取得還是源于去年總體較高的平均實現油價。年報顯示,中國石油去年平均實現原油價格為94.83美元/桶。
具體分板塊來看,中國石油去年油氣當量產量14.504億桶,增長3.6%。這使得其勘探與生產板塊實現經營利潤1868.97億元,仍充當公司最重要的盈利貢獻業務板塊。
作為以往業務短板的煉油與化工板塊,去年經營虧損235.60億元,但減虧8.32億元。銷售板塊實現經營利潤54.21億元,下降28.3%。
至于傳統優勢的天然氣板塊則依然在高歌猛進、量效齊增。年報顯示,該板塊去年實現經營利潤131.26億元。剔除上年同期以部分管道凈資產及其業務出資產生收益的影響,經營利潤實際比上年增加90.60億元。
最后,公司海外業務實現油氣當量產量1.472億桶,占公司油氣當量總產量10.1%。海外業務收入和利潤占公司總量比重持續提升。
低油價無礙持續增產
記者了解到,隨著油氣當量產量再創歷史新高,中國石油的油氣產量已居世界第一。
在昨日的業績會上,汪東進也表示,2014年的油氣當量產量創造了歷史最好水平,遠遠領先于世界各大石油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石油自2013年至今資本開支已經連續三年下降。能在這一背景下繼續保持油氣產量提升應該說相當不易。
“上游油氣勘探開發是中國石油的核心業務。盡管低油價下今年投資有所壓縮,但我們會始終保持油氣的持續增產。”汪東進告訴上證報記者,公司一直在優化資本支出結構:如上游核心業務占比從過去不到70%提升到75%以上;油氣勘探支出保持過去的水平不變;產能建設投資更加注重向回報高的油氣田傾斜。
對于低油價會延續多久的問題,他表示,目前的油價處于低位,未來還會反彈和上升,“這是必然趨勢。低油價無法長期維持,對油氣生產商和主要資源國來說都是如此。”
混改步伐會邁得更大
作為代表性央企,中國石油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的一舉一動也備受關注。
“混改是中石油深化改革的重要工作。之前對西氣東輸一二線東段的重組,目前已通過對方案的優化,計劃擴大重組改革的力度,包括天然氣管道和原油管道,方案一要符合公司整體利益的最大化,二要合規合法,適應市場化發展方向,當然還要通過國家有關部委的批準。這個步伐我們會邁得更大。”汪東進昨天說。
去年5月12日,中國石油突然宣布擬以西氣東輸管道分公司管理的與西氣東輸一、二線相關的資產及負債,以及管道建設項目經理部核算的與西氣東輸二線相關的資產及負債,出資設立全資子公司——東部管道公司。公司當時稱,此次股權轉讓,有利于促進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優化公司資產配置和融資結構,實現產權結構多元化。
在此之前,中國石油已與寶鋼、全國社保基金、泰康資產等在西氣東輸三線上展開合作,后三者在入股管道資產后實現了投資大幅增值。
在談到國家今年要推進的天然氣價格改革,汪東進告訴上證報記者,今年天然氣增量氣下調幅度較大對公司也會有一定影響,但長遠來看氣價改革有利于國內天然氣市場有序發展,對天然氣應用有重要意義。目前國家有關部委正在推進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進程,未來如果完全市場化,價格將取決于供需關系。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