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24 01:01:07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陳鵬麗 發自重慶
◎每經記者 陳鵬麗 發自重慶
繼去年底戰略引入小米后,美的集團(000333,SZ)在今年春天又迎來了開利。
昨日(3月23日),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宣布,全世界最大暖通空調和冷凍設備供應商——美國開利公司,將戰略入股美的中央空調重慶生產基地,持股35%。開利亞洲總裁RossSchuster表示,此次合作意在幫助美的開拓家用及商用空調的海外市場,實現共贏。
家電行業去年的日子就不好過,2015年新年伊始,空調行業更是被價格戰壓得喘不過氣來。美的中央空調事業部總經理田明力認為,家電企業單獨作戰只能獲得一定百分比的市場份額,只有兩家企業聯手合作,才能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畢竟價格戰不會是中央空調領域的主流趨勢。
合作的基礎
雙方早就“眉來眼去”
據了解,去年美的營收突破1400億元,凈利潤在110億~120億元之間。方洪波在簽約儀式上表示,走向世界,做一流產品供應商是美的目標。事實上,在此之前,開利與美的就已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雙方合資企業收入已超20億元。據了解,開利與美的在埃及、巴西、印度及菲律賓均已有合資公司。
開利在中央空調領域擁有豐富的技術,但開利亞洲總裁RossSchuster透露,此次開利與美的正式“聯姻”,并未涉及技術上的合作,主要是幫助美的推廣海外市場。實際上,開利作為全球最大暖通空調的供應商,在一定程度上與美的屬競爭關系。對于雙方合作開利將獲得什么利益?開利方面并未明確回應,只表示希望借助美的進一步開拓中國市場。開利中央空調在全球172個國家有銷售,目前中國是開利第二大市場。對于“聯姻”之后,開利與美的在產品、技術等方面的詳細合作,雙方均表示,暫未有規劃。
經歷行業調整期的2014年,美的、格力等家電巨頭少見喜悅,更多的是“愁突破”。在剛過去的上海家博會上,方洪波也仿佛“一夜之間”愁白了頭。方洪波在家博會上曾透露,美的有400億現金流,未來將利用這部分資金開拓更多的業務。田明力表示,國際化也在美的拓展業務領域內。中央空調在美的是高毛利產品,盈利非常高。每個企業在高毛利產品上都應打造自己的戰略競爭力。
面臨的局面
抱團競爭背后的熱戰
3月22日,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而家電企業似乎早就嗅到了這點。新年伊始,以空調行業為首的家電行業價格戰率先打響。3月,空調行業受迫于高庫存,價格戰到達高潮,眼下正打得火熱。
據中新網3月23日報道,日前,格力董事長董明珠在國內業務洽談會上放出豪言:“暴利時代結束了,空調價格也該回到6年前了,與國美一起完成3天賣出50萬套的目標,沖擊新的世界紀錄。”
格力與國美宣布優惠創紀錄的空調促銷戰將與3月27-29日推出,格力將在國內全國1600多家門店以及國美在線投放總計50萬套特惠空調。而蘇寧也聯合美的等11家空調企業,在同一時間段發起“空襲72小時”促銷活動,劍指60萬套的目標。
今年3月份空調市場的“廝殺”似乎較往年更激烈。而已經趨于飽和的市場下,家電企業早已默契地瞄上產品更新換代的“存量市場”。
就中央空調而言,田明力也表示,2015年市場明顯不樂觀,尤其是項目數量增長方面。但他認為,價格戰不會是中央空調的主流。中國建筑學會暖通空調分會理事長徐偉表示,由于中央空調的銷售方式與渠道與家用空調不同,他認為,中央空調不會像家用空調那樣出現“不正規”的競爭。
奧維咨詢研究院院長張彥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央空調市場與國家大型工程建設以及經濟大環境密切相關。今年中央空調銷售不可能有更大規模的增長。“多聯機中央空調與住宅精裝修密切關聯,大型冷水機則與國家大型基建工程有關,但目前的房地產市場也不太好。”他解釋道。
對于兩個同領域競爭對手之間的合作,田明力表示,企業單獨作戰,只能獲得一定百分比的市場份額,但如果雙方聯合,“市場份額能在以前的基礎上得到增加,這就是最大的共贏。”
去年開始,為挺進智慧家居領域,海爾、美的等巨頭頻頻跨界合作,牽手互聯網企業。而在美的、開利“聯姻”之前,日立亦已與約克進行戰略合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