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3-20 00:32:21
國內尚沒有足球俱樂部在A股上市或在新三板掛牌的先例。中投顧問崔瑜認為,這將催升足球概念股熱度,國內足球俱樂部上市潮有望來臨。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董來孝康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董來孝康 發自北京
足改方案形成的熱潮席卷了中國足球圈。昨日(3月18日),有消息稱長春亞泰足球俱樂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春亞泰)正積極籌劃登陸新三板。
目前,國內尚沒有足球俱樂部在A股市場上市或在新三板掛牌的先例。中投顧問咨詢顧問崔瑜認為,若長春亞泰在新三板成功掛牌,將進一步催升足球概念股熱度,國內足球俱樂部上市潮有望來臨。
對此,長春亞泰董事長劉玉明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關于新三板上市有這方面的考慮,在醞釀之中,待有了明確方案后再進行溝通。
有望產生“俱樂部第一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全國企業信用信息網發現,長春亞泰注冊資本為3000萬元,劉玉明為法定代表人,股東分別是吉林亞泰集團保健飲品有限公司和長春亞泰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亞泰投資)。
成立于1995年的吉林亞泰集團保健飲品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500萬元,主營飲料、保健品、食品生產銷售等,股東也是亞泰投資。但記者并沒有查詢到亞泰投資的任何信息,劉玉明也沒有對此進行回復。
長春亞泰為何要走向資本市場?中投顧問咨詢顧問崔瑜表示:“一方面,能夠從資本市場獲得可觀資金,支撐足球俱樂部規模擴大、高質量運行;另一方面,有利于足球俱樂部的市場化發展,同時提高公眾認知度。”
實際上,海外的曼聯、尤文圖斯和多特蒙德等知名俱樂部早已登陸資本市場,而目前國內資本市場還沒有足球俱樂部直接上市,大多概念股只是與體育“沾親帶故”。
興業證券市場分析師李震表示,國內足球俱樂部一旦進入資本市場,就可以被并購或利用募集資金展開并購,也能通過股權對運營團隊進行激勵;若成為“足球第一股”,不僅擴大了品牌影響力,更有可能獲得溢價認購,從而提高融資額度。
或借新三板登陸主板
據了解,2014年大部分中超俱樂部的收入依賴企業冠名(廣告贊助占70%以上),而許多俱樂部的“冠名權”資金來自本身的投資企業。從嚴格意義上講,并不能作為俱樂部的盈利項目。據統計,2014年只有廣州恒大等5家俱樂部實現盈利,其余11家俱樂部處于虧損狀態。
安徽財經大學體育研究所副所長姜同仁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國內足球俱樂部盈利模式屬于企業贊助主導型,整體盈利遠低于世界頂級足球俱樂部。
李震坦言,國內足球俱樂部不少都處于虧損狀態,但新三板對掛牌企業正好沒有盈利要求。“目前新三板日趨活躍,掛牌上市之后,一旦受到資本市場認可,國內足球俱樂部就能獲得更多融資。借此招募更有經驗的管理人才和球員,對業務模式進行優化,從而極有可能實現盈利。一旦滿足條件,就可以轉到深交所中小板和創業板。”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提到,實行政府、企業、個人多元投資,鼓勵俱樂部所在地政府以足球場館等資源投資入股;并要完善俱樂部法人治理結構,努力打造百年俱樂部。“除了在企業規模、盈利等財務指標上低于主板、創業板和中小板,其他要求基本一樣,國內足球俱樂部在新三板掛牌之后,一方面在股權結構上會更加多元化;另一方面在企業管理、法人治理和財務運作上也會更加規范。”李震表示,國內足球俱樂部有望借助新三板“跳板”,謀求登陸滬深交易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