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5-03-17 10:11:05
歸根結底是國家法律在維護消費者權益上的懲罰力度還不夠。“4S店違法成本低,經銷商欺騙消費者后,國家給予企業懲罰的力度沒有對其起到震懾作用,這也就滋生了經銷商欺騙車主的溫床?!?/p>
每年的央視3·15晚會都會成為某些企業膽戰心驚的日子。3月15日,央視3·15晚會的曝光了東風日產、上海大眾、奔馳三大品牌的多家4S店小病大修牟取暴利問題,曝光了上市公司合肥美菱小家電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的產品不合格。今日,本報聚焦這些企業的回應,以求進一步作出深入解讀。
專家表示,違法成本低,經銷商各自為營,服務信息不透明都為經銷商欺騙行為滋生溫床
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東風日產、上海大眾、奔馳三大品牌的多家4S店小病大修牟取暴利,引起了各界極大關注。簡單故障的汽車在這些4S店中,卻要消費者包括更換火花塞等各種大修,動輒要加近千元,而其中奔馳維修費報價更達近萬元。
對于3·15晚會中的調查報道,目前已有多家車企做出回應,表示高度重視并對此現象進行調查和解決。
而汽車經銷商“小病大修“的現象,在汽車行業資深分析人士張志勇看來,并不算什么“新鮮事“。“其實細想一下,‘小病大修’難道只在汽車行業才有嗎?只是因為3·15曝出汽車行業,大家都把目光定在了汽車經銷商身上。企業以盈利為目的無可厚非,但是在中國,很多商家是以短期盈利為目的,進而不擇手段的去侵犯消費者權益。“張志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而出現“小病大修“這種現象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呢?張志勇向記者表示,歸根結底是國家法律在維護消費者權益上的懲罰力度還不夠。“4S店違法成本低,經銷商欺騙消費者后,國家給予企業懲罰的力度沒有對其起到震懾作用,這也就滋生了經銷商欺騙車主的溫床。“
懲罰“隔靴搔癢“亟須加強
對于經銷商的欺騙行為,張志勇表示:“消費者對汽車這個產品的了解程度上本身就是參差不齊,汽車安全與人身安全息息相關,消費者在汽車安全上不敢疏忽大意。經銷商就是從車主對汽車產品了解上的盲點,以及車主對汽車安全愿意不計成本投入為切入點,進行虛報和夸大車輛故障。“
在央視曝出4S店小病大修牟取暴利后,很多車企都在第一時間給予了回復,其中,東風日產發表聲明回應稱,公司高度重視并緊急成立專項工作組展開調查。聲明表示,將加強對終端服務行為的監督,杜絕類似情況的發生,后續的調查進展將會及時與社會各界及廣大東風日產車主進行溝通。
而奔馳也回應表示,“個別經銷商的不當行為“是對消費者利益的侵害,奔馳公司將立即開展徹查并敦促有關經銷商進行整改。此外,還將進一步在經銷商網絡嚴格規范售后維修操作,避免此類事件再度發生。
對此張志勇表示:“可以看出車企還是很重視經銷商形象的,因為經銷商形象與車企品牌形象直接相關,車企尤其是外資品牌日后對經銷商的管理肯定要加強,甚至會取消不良經銷商的授權。“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