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1 01:51:5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丁舟洋 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丁舟洋 發自成都
成都市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提出的“成渝西昆菱形(鉆石)經濟圈”構想,引發了區域經濟專家們的熱烈討論。
對于在“一帶一路”戰略中,成都怎樣與重慶、西安、昆明等兄弟城市加強協同合作,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長盛毅認為,隨著成都的經濟發展,必然要擴大資源整合的空間。通過構建“菱形(鉆石)經濟圈”來加強與周邊的聯系,不僅拓展了成都的發展空間,也激活了四市相連的經濟板塊,有利于推動東、中、西部更好地均衡協同發展,有利于中國新經濟增長極的形成。
交通環境改善成基石
作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交匯點,成都還起到了銜接兩大戰略、傳遞戰略優勢的重要支撐作用。“比如成都往陜西延伸,就是把長江經濟帶的發展動力放在了絲綢之路經濟帶上。向云南、貴州延伸,實際上就是把‘一帶一路’的影響延展到了長江上游。”盛毅表示。
2014年,成都經濟總量首破萬億。“站在新起點,成都需要與外部緊密的經濟聯系和產業互動,來拓寬發展的邊界。”盛毅表示,成都、重慶、西安、昆明四市發展水平接近,各有各的優勢,存在互補性,同時又是近鄰。“近年來交通環境改善顯著,這幾個城市的企業都在向外延伸產業鏈條、市場,自然就向著聯系越來越密切的方向走。”
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副院長帥斌也認為,正是由于四市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為“菱形(鉆石)經濟圈”奠定基石。
“交通方面要發揮共建機制,共同商討,建立快速通道,把國家的高速道路連接起來。有的地方要共建鐵路,共同投資。”盛毅表示,另外還要依托交通干道完善中轉、倉儲、物流、信息平臺等環節的合作,把交通運輸在方方面面的協同效益都發揮出來。
四城市經濟往來密切
事實上,成都與重慶、西安、昆明的經濟往來一向密切。“比如在能源方面,四川與陜西共建電站,解決火電入川與水電出川問題。生態方面,四川與云南共建金沙江流域生態保護區。”盛毅稱,而成都和重慶之間人口流動、產業互通方面更是非常頻繁。
盛毅認為,成都和重慶,都在發力信息產業,信息產業的細分領域非常多,成都主攻網絡、軟件,重慶則以筆記本電腦制造為主,它們面對的市場不一樣。
如何從制度層面對菱形經濟圈作出保障?盛毅認為有三個要點:首先,最好能將“菱形(鉆石)經濟圈”上升成國家戰略,從國家層面指導這幾個地區編制規劃,完善分工、合作;其次,四地都要從加強區域聯系、擴大開放力度的高度來思考,主動聯合,推進區域的協作;最后,要分出產業協同的層次。比如將成都和重慶的電子信息技術產業和汽車產業更好地協同起來,帶動一大批制造企業;成都和西安在機床制造、輸電設備等軍民融合產業分工;成都和昆明在農產品加工、旅游產業方面合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