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1-13 00:35:16
與內地樓市陷入低迷相比,2014年香港樓市表現搶眼。1月12日,根據最新公布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顯示,該指數于2014年末收報于132.69點,全年漲幅達到12%,再創歷史新高。
每經記者 區家彥 發自廣州
與內地樓市陷入低迷相比,2014年香港樓市表現搶眼。
1月12日,根據最新公布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顯示,該指數于2014年末收報于132.69點,全年漲幅達到12%,再創歷史新高。同時,幾乎所有大行都積極“唱多”,并預測今年香港樓價漲幅將在5~10%。
中原地產創始人施永青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盡管香港樓市短期內供不應求的情況難以改善,但目前樓價已經脫離市民購買力,隨著新房供應量增加,加上香港經濟放緩以及美國加息等不利因素,樓市仍存一定風險。
受到“雙辣招”以及美國QE退出預期的影響,香港樓市在2014年初一度陷入低迷,二手房成交量更是在2014年2月份創下16年新低。但在香港特區政府于2014年5月宣布微調“雙辣招”,并推出延長雙倍印花稅的換樓期限等措施后,樓市出現空前活躍。
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11月份私人住宅售價指數連漲8個月,收報于274點,不僅較10月份再漲1.37%,再度創出歷史新高。截至去年首11個月,香港樓價合共漲幅達到11.8%。
新盤銷售火爆,是帶動香港樓市實現“V型”反轉的重要動力。根據利嘉閣發布的研報,2014年香港一手住宅成交量超過16000套,同比上升近50%。其中,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南豐集團、港鐵公司合作開發的“環宇海灣”于去年5月對外發售,僅僅兩個月時間便實現100億港元的銷售額,隨后多個新盤開售也遭到瘋搶。
反映二手房價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盡管在上半年有所反復,但在一手住宅市場反轉的帶動下,進入下半年以來指數屢創歷史新高,全年指數漲幅不僅高達12%,相較于1997年高峰的102.93點,同樣高出29%。
“去年香港樓價屢創新高的最重要原因,是供不應求的情況嚴重”,施永青表示,在過去5年,香港平均每年的新房供應量只有9684套,但單是每年的內地新移民就達到54750人,加上本地的人口增長與改善居住環境的需求,導致新房供應存在缺口,這也是去年一手住宅市場火爆的重要原因。
在施永青看來,目前香港特區政府已著力于增加供應,預計2015年的新房供應量會增加至2萬套,如果加上公屋與居屋(香港的保障房),總供應量有望達到3.5萬套,應該可滿足市場的新增需求。
隨著美國明確退出QE,加息將對香港樓市產生重大影響。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末,反映市民置業購買力的按揭供款占收入比例高達57%,遠高于過去20年47%的平均數。假如未來進入加息通道,利率上升3個百分點至較正常的水平,這個比率更會飆升至74%,大大加重置業者負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