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4-11-25 15:09:55
央行意外宣布降息,關切至深的銀行業卻顯得有些平靜。尤其是與市場資金利率息息相關的銀行理財市場上,各家銀行一改市場共識,不僅各類理財產品照常發行,而且預期收益率也并未隨之下調。
央行意外宣布降息,關切至深的銀行業卻顯得有些平靜。尤其是與市場資金利率息息相關的銀行理財市場上,各家銀行一改市場共識,不僅各類理財產品照常發行,而且預期收益率也并未隨之下調。
這是一種怎樣的平靜?銀行葫蘆里賣的又是什么“藥”?問號背后,浮現出銀行為了存款暗地較勁的真相。
央行宣布降息后,市場上對于銀行理財產品的未來走向出現共識,那便是其預期收益率將會下行。有報告指出,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水平預計將跌破5%。
然而,降息后的第一個工作日,記者在走訪一些銀行的營業廳時從理財師處了解到,目前降息暫時還未能影響銀行理財產品,并導致其預期收益率下行。
“因為央行才宣布降息,而且我們賣的產品都還是降息前發行的,所以收益率并沒有變化。有些客戶還擔心未來收益率會下降,這些產品就成了大家爭搶的香餑餑。”某股份制銀行理財師告訴記者。
李吉是交通銀行的理財師,在他眼中,銀行理財市場目前仍處于相對平靜期。“固定期限型理財產品因為是定期發行的,所以其對利率水平變化的反應稍有些滯后,降息的影響在這類產品身上暫時是無法感受到的。”
不過,就算是對利率水平最為敏感的開放式凈值型理財產品,也在這次降息后“按兵不動”。據李吉介紹,這類產品由于流動性強、且對市場資金利率的變化敏感,因此對降息的反應最快的應該是開放式凈值型產品。“然而,至少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看到銀行發布公告調低開放式產品的收益率。”
事實上,與去年10月間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開始回暖,漸顯“翹尾”走勢不同,今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水平持續下行。然而這種下行的態勢,即便加上降息的壓力,也可能在年末即將到來的時候被暫時扭轉。
“降息后,請看看銀行們在做什么?很多都在上浮存款利率。因此我覺得目前銀行不太可能降低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至少在春節前是如此。”某股份制銀行上海分行財富管理部負責人說出了他的預判。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