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11-21 10:41:05
每經記者 張喜威 發自北京
昨日(11月20日),央行以利率招標的方式開展了100億元規模的14天期正回購,中標利率維持3.40%不變。至此,本周公開市場上實現資金凈投放100億元,結束了此前連續5周的零投放。
不過,因昨日另有500億元的國庫現金定存到期,也即本周銀行間市場仍為資金凈回籠,規模為400億元。
同時,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昨日1個月及以下品種Shibor全線上行。此前一天,中國貨幣網公告顯示,11月19日發行的“14浦發CD079”、“14興業CD129”兩只同業存單發行出現部分流標。
一位分析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導致近日資金緊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因應與下周將有大量的IPO集中發行有關。
資金利率繼續上漲
記者注意到,自10月13日當周起至上周,央行已連續5周維持在公開市場上的零投放。
“從操作數量上,(正回購)確實是減少了,但畢竟還有500億元的國庫定存到期。央行的本意可能是想以減少正回購的規模,和國庫定存的到期資金做對沖。”華南某券商固定收益研究總部高級研究員告訴記者,但效果并不是不太好,昨日的資金利率還是在上漲。
數據顯示,昨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1個月及以下品種Shibor全線上漲,其中1個月期品種上漲12.10個基點,至4.051%。同日,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利率6個月以下品種全線反彈,其中14天期回購利率上漲6.26個基點,至3.76%。
另外,中國貨幣網的公告顯示,11月19日共發行了11期同業存單,均為6個月期品種,且均采用報價方式發行,其中,9只同業存單獲得了足額認購,而“14浦發CD079”、“14興業CD129”的實際發行量僅為2億元和4億元,未達到各自5億元、10億元的計劃發行量。
上述券商固定收益研究員表示,同業存單的流標,是流動性緊張的一種表現。
資金緊張或難持久
實際上,銀行間市場流動性趨緊的壓力早已傳遞到債券市場。在一級市場上,債券發行成本明顯上漲,以致一些企業債、中票連續出現推遲或取消發行的情況。
此外,Wind數據顯示,昨日,5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F1503)繼續下跌,收于96.550。截至目前,在剛過去的8個交易日中,該合約有7個交易日為下跌。
“導致近日資金緊張的原因,其實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應該和IPO有關系。因為下周將會有大量的IPO集中發行,預計凍結的資金會創出一個高峰。”上述券商固定收益研究員告訴記者,而近日有關“同業存款納入一般存款”的傳聞,也匯對市場有一些沖擊。
在上述券商固定收益研究員看來,一般到每年的第四季度,資金面都會出現偏緊的狀態,但這種狀態能持續多久是有疑問的。
“就目前情況來看,由于整個社會的融資成本還比較高,如果讓銀行間市場資金面持續偏緊,勢必會影響到實體經濟的融資。所以,央行還是會想辦法維持資金面比較平穩、寬松的狀態。”上述券商固定收益研究員認為,鑒于經濟增長壓力較大,央行隨時可能出臺改善流動性的政策,甚至降息降準都有可能。
上述券商固定收益研究員還指出,此前央行一直在做定向寬松,但現在看來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最終政策的落腳點很可能還是要落在降準、降息上。如不降準、降息,那么暫停正回購、開啟逆回購,或進一步降低正回購操作的利率等都是可能的選項。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