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11-10 10:46:55
10月31日,國內成品油價格迎來罕見“七連跌”,“油老虎”萎靡不振,或讓喝油大戶航空、航運兩大行業迎來新一輪春天。
每經記者 孫衛濤 發自北京
10月31日,國內成品油價格迎來罕見“七連跌”,“油老虎”萎靡不振,或讓喝油大戶航空、航運兩大行業迎來新一輪春天。
近日,國際航協發布的最新調查顯示,在成本下降和客運量勁增的情況下,三季度航空業財務表現有所改善,未來12個月,航空公司的盈利預期仍然樂觀,航空業盈利能力將進一步增長。
此前,中國國航董秘辦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航油價格每下跌1%,國航約可節省逾3億元的航油成本,但航企采購時的價格與國際油價的漲跌存在滯后性,因此業績不會馬上有明顯改善。
東方航空也曾就航油價格對成本的影響做過分析,2014年上半年,在其他變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不包括原有期權合約的影響),倘若平均航油價格上升或下降5%,公司航油成本將上升或下降約人民幣7.47億元。
油價對于航空公司的影響主要是航油購進成本和燃油附加費的變化。11月5日,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征收標準開始下調,從11月5日起,800公里(含)以下航段每位旅客燃油附加費由50元調整為40元,800公里以上航段每位旅客燃油附加費由110元調整為70元。
油價和燃油附加費的下調,也助推了客運量的強勁增長。調查顯示,投入成本下降和客運量強勁增長,是近期航空業財務表現改善和前景樂觀的主要原因。
有分析人士認為,油價下調對航運業也是利好。近日,廣發證券研報指出,油價下跌將直接導致航運公司燃油成本降低。如果根據上市公司2014年半年報中主要航運公司燃油成本和營業利潤推算,假設全年燃油價格同比下跌10%,油價下跌帶來的成本端改善對業績彈性最大的是中遠航運和中國遠洋,其次是中海發展和中海集運。
航運公司的業績表現也證實了這一推斷。大智慧通訊社統計顯示,今年三季報13家航運公司中,有6家公司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增幅在100%以上,6家公司前三季度業績同比去年實現扭虧。其中,中遠航運、中國遠洋和中海發展這3家散貨為主業的公司凈利潤都大幅增長,中海集運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上升150%,主要原因就是拆船補貼和油價下跌帶來的成本降低。
另一方面,10月31日交通運輸部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海運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實施方案的通知,對各方案實施給出了具體時間表,表明了我國發展海運業的決心。近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強調,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
業內人士認為,“海上絲綢之路”打開航運板塊上行空間,持續低迷數年的航運板塊有望在諸多利好因素的支撐下企穩反彈。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