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9月匯豐PMI初值回升 制造業就業指標滑至低點

          2014-09-24 01:05:2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近幾個月,中國經濟數據的好消息和壞消息交替出現。

          經歷8月工業增加值斷崖式下跌后,昨日 (9月23日)公布的匯豐PMI初值顯示,中國9月制造業PMI預覽值小幅回升至50.5。這是該指數連續4個月位于榮枯分水嶺上方,上月終值為50.2,同時也超出業界預期。

          不過,從分項數據來看,中國9月制造業就業分項指數初值下滑至46.9,創五年半最低。

          瑞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隨著四季度房地產建設減速、經濟活動進一步放緩,預計決策層將上馬一批新的重點基建項目、加快推進現有的基建項目和棚戶區改造,并進一步放松房地產和貨幣政策。

          9月經濟表現企穩/

          8月工業生產增速跌至2008年金融危機來最低,而對中國至關重要的房地產市場已經連續4個月走軟。

          在此背景下,9月匯豐PMI初值算是給人吃了一顆定心丸。分項數據顯示,9月制造業產出指數持平于上月,新出口訂單和新訂單指數環比分別上升1個和2個百分點,這與外需好轉帶動中國出口回暖的趨勢保持一致。

          受圣誕訂單的影響,9月歷來是中國外貿出口的傳統旺季。幾家溫州出口企業和外貿商都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已經開始陸續接到來自歐美的新訂單,其中圣誕節相關的產品有所增多。

          海外經濟也多為利好消息,美聯儲9月議息會議聲明繼續縮減每月購債規模至150億美元,沿用“相當長一段時間”維持超低利率政策的表述,2015年一季度提前加息可能性減弱。

          與國內外終端消費需求均密切相聯的義烏小商品價格指數進入9月后開始止跌回升,連續兩周在101點之上。

          商務部市場運行司還解釋說,秋季家居裝修熱潮到來,加之高校新生入學后拉動相應消費,五金、鐘表眼鏡類以及文化辦公用品類商品銷量大增。預計后期義烏小商品價格指數將小幅上漲。

          與工業生產密切相關的一些指標也開始回暖,9月上旬發電增速回升至4%,中旬發電耗煤增速從上旬的-15.6%回升至-14.7%,而9月上旬粗鋼產量增速從8月下旬的-3.6%回升至1.8%,均明顯改善,表明前期高基數效應影響已過、經濟短期企穩。

          分項指標喜憂參半/

          作為數據發布方,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評價說,雖然整體PMI指數小漲,但分項數據喜憂參半,一方面新訂單和新出口訂單指數有所改善,另一方面就業指數進一步下降且通縮壓力加深。

          匯豐表示,投入價格指數和產出價格指數雙雙跌至半年低位,表明受產能過剩壓力以及房地產市場低迷影響,制造業仍面臨下行壓力。

          海通證券觀點稱,9月以來油價兩次下調,鋼價繼續下跌,僅煤價企穩,生產資料價格降幅擴大。預測9月PPI降幅擴大至0.3%,9月PPI同比降幅擴大至1.7%。

          “購進價格和原材料庫存繼續下降,反映企業對經濟改善有疑慮,補庫存意愿不強。”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說。

          由于上下游產業鏈龐雜,房地產市場低迷已經成為市場最擔憂的因素。澳洲會計師公會發布的2015年中國經濟發展前景調查顯示,47%的受訪者認為房地產市場下滑是當下以及明年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最新報告顯示,9月前20天,2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約601萬平方米,環比下跌約2%,成交反彈力度比預期的要低。

          分析人士認為,此輪地產調整與去年下半年以來流動性收緊和融資利率高企兩大因素密切相關,具有明顯周期性特點,即使政府陸續推出放松措施,年底前也難得到提振。

          此外,融資成本高企問題依然存在。

          渣打銀行發布的8月份中國中小企業信心指數為58.7,與7月份相比略有下降,反映了中小企業總體上經營狀況仍不容樂觀。本期“信用指數”為53.5,與7月的56相比有所下降,顯示中小企業融資成本仍居高不下。

          宏觀政策料保持穩健/

          地產營建和工業生產持續放緩,也愈發考驗政府的決策定力。汪濤說,這正是政府面臨的現狀,多數經濟學家呼吁央行放寬貨幣政策。

          最近有消息稱,央行對五大行進行了總計5000億元的常備借貸便利(SLF)操作,期限為3個月、每家規模各1000億。該操作效果近似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汪濤說,央行仍不希望推出長期的流動性寬松政策、以避免傳遞過強的政策信號,因此年內全面降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這同時也意味著近期降息的概率較低。

          在網易達沃斯之夜上,前工行行長楊凱生表示,我國經濟增長對銀行貸款過度依賴。他表示,產能過剩背景下,不能簡單要求銀行不斷追加貸款。否則,不僅無助于調整經濟結構,而且也會造成金融風險的不斷積聚,最終導致經濟運行的系統性麻煩。

          財政部長樓繼偉日前也表示,中國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將繼續著眼于綜合性目標,特別是保持就業增長和物價穩定,不會因為單個經濟指標變化而做大的政策調整。

          這也是中國財金領域高官對調控思路的最近一次表態,政策保持定力的同時,改革步伐在加快。

          中信證券報告預計,下半年改革政策將以點到面地更快推進。選擇恰當的政策組合和改革措施對增長具有“加法效應”,如土地改革、國企改革、放開壟斷領域、結構性減稅和加大改善供給力度等,都能使增長與改革、結構調整和轉型實現雙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胡健發自北京 近幾個月,中國經濟數據的好消息和壞消息交替出現。 經歷8月工業增加值斷崖式下跌后,昨日(9月23日)公布的匯豐PMI初值顯示,中國9月制造業PMI預覽值小幅回升至50.5。這是該指數連續4個月位于榮枯分水嶺上方,上月終值為50.2,同時也超出業界預期。 不過,從分項數據來看,中國9月制造業就業分項指數初值下滑至46.9,創五年半最低。 瑞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隨著四季度房地產建設減速、經濟活動進一步放緩,預計決策層將上馬一批新的重點基建項目、加快推進現有的基建項目和棚戶區改造,并進一步放松房地產和貨幣政策。 9月經濟表現企穩/ 8月工業生產增速跌至2008年金融危機來最低,而對中國至關重要的房地產市場已經連續4個月走軟。 在此背景下,9月匯豐PMI初值算是給人吃了一顆定心丸。分項數據顯示,9月制造業產出指數持平于上月,新出口訂單和新訂單指數環比分別上升1個和2個百分點,這與外需好轉帶動中國出口回暖的趨勢保持一致。 受圣誕訂單的影響,9月歷來是中國外貿出口的傳統旺季。幾家溫州出口企業和外貿商都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已經開始陸續接到來自歐美的新訂單,其中圣誕節相關的產品有所增多。 海外經濟也多為利好消息,美聯儲9月議息會議聲明繼續縮減每月購債規模至150億美元,沿用“相當長一段時間”維持超低利率政策的表述,2015年一季度提前加息可能性減弱。 與國內外終端消費需求均密切相聯的義烏小商品價格指數進入9月后開始止跌回升,連續兩周在101點之上。 商務部市場運行司還解釋說,秋季家居裝修熱潮到來,加之高校新生入學后拉動相應消費,五金、鐘表眼鏡類以及文化辦公用品類商品銷量大增。預計后期義烏小商品價格指數將小幅上漲。 與工業生產密切相關的一些指標也開始回暖,9月上旬發電增速回升至4%,中旬發電耗煤增速從上旬的-15.6%回升至-14.7%,而9月上旬粗鋼產量增速從8月下旬的-3.6%回升至1.8%,均明顯改善,表明前期高基數效應影響已過、經濟短期企穩。 分項指標喜憂參半/ 作為數據發布方,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評價說,雖然整體PMI指數小漲,但分項數據喜憂參半,一方面新訂單和新出口訂單指數有所改善,另一方面就業指數進一步下降且通縮壓力加深。 匯豐表示,投入價格指數和產出價格指數雙雙跌至半年低位,表明受產能過剩壓力以及房地產市場低迷影響,制造業仍面臨下行壓力。 海通證券觀點稱,9月以來油價兩次下調,鋼價繼續下跌,僅煤價企穩,生產資料價格降幅擴大。預測9月PPI降幅擴大至0.3%,9月PPI同比降幅擴大至1.7%。 “購進價格和原材料庫存繼續下降,反映企業對經濟改善有疑慮,補庫存意愿不強。”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說。 由于上下游產業鏈龐雜,房地產市場低迷已經成為市場最擔憂的因素。澳洲會計師公會發布的2015年中國經濟發展前景調查顯示,47%的受訪者認為房地產市場下滑是當下以及明年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最新報告顯示,9月前20天,2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約601萬平方米,環比下跌約2%,成交反彈力度比預期的要低。 分析人士認為,此輪地產調整與去年下半年以來流動性收緊和融資利率高企兩大因素密切相關,具有明顯周期性特點,即使政府陸續推出放松措施,年底前也難得到提振。 此外,融資成本高企問題依然存在。 渣打銀行發布的8月份中國中小企業信心指數為58.7,與7月份相比略有下降,反映了中小企業總體上經營狀況仍不容樂觀。本期“信用指數”為53.5,與7月的56相比有所下降,顯示中小企業融資成本仍居高不下。 宏觀政策料保持穩健/ 地產營建和工業生產持續放緩,也愈發考驗政府的決策定力。汪濤說,這正是政府面臨的現狀,多數經濟學家呼吁央行放寬貨幣政策。 最近有消息稱,央行對五大行進行了總計5000億元的常備借貸便利(SLF)操作,期限為3個月、每家規模各1000億。該操作效果近似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汪濤說,央行仍不希望推出長期的流動性寬松政策、以避免傳遞過強的政策信號,因此年內全面降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這同時也意味著近期降息的概率較低。 在網易達沃斯之夜上,前工行行長楊凱生表示,我國經濟增長對銀行貸款過度依賴。他表示,產能過剩背景下,不能簡單要求銀行不斷追加貸款。否則,不僅無助于調整經濟結構,而且也會造成金融風險的不斷積聚,最終導致經濟運行的系統性麻煩。 財政部長樓繼偉日前也表示,中國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將繼續著眼于綜合性目標,特別是保持就業增長和物價穩定,不會因為單個經濟指標變化而做大的政策調整。 這也是中國財金領域高官對調控思路的最近一次表態,政策保持定力的同時,改革步伐在加快。 中信證券報告預計,下半年改革政策將以點到面地更快推進。選擇恰當的政策組合和改革措施對增長具有“加法效應”,如土地改革、國企改革、放開壟斷領域、結構性減稅和加大改善供給力度等,都能使增長與改革、結構調整和轉型實現雙贏。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最新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 | 日本欧美动漫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 日韩欧美高清中文字幕免费一区二区 | 中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偷拍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精品欧美无线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