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1 00:38:5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鄢銀嬋 實習記者 丁舟洋
每經記者 鄢銀嬋 實習記者 丁舟洋
8月20日,力帆股份(601777,收盤價9.21元)公告,擬通過力帆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在新加坡設立 的 全 資 子 公 司 LifanInternational(Trading)Pte.Ltd.(以下簡稱力帆國際貿易),投資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26億元)在俄羅斯卡盧加州投資建廠及生產和銷售車輛,并就該投資事宜與當地政府代表簽署 《投資意向協議》。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遭受歐美日的經濟制裁,俄羅斯的經濟狀況并不樂觀,民眾的汽車消費能力也因此大幅削弱。今年6月以來,中國車企在俄銷售數據大滑坡,力帆股份此時逆勢加碼投資俄羅斯,其面臨的風險不容小覷。
加碼俄羅斯市場
力帆股份在汽車市場的全球野心已醞釀多時。力帆實業集團副總裁牟剛便公開表示,到2015年,力帆汽車出口總銷量預計將達到12萬臺,海外銷量將占力帆整體銷量的4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公司2013年半年報發現,報告期內公司海外出口金額32.31億元,同比增長32.35%,約占公司總收入的60%。據統計,2007年力帆汽車出口數量僅為4990臺,2011年上升至45900臺,2013年達近6萬輛,增長率達1000%。
此外,目前力帆汽車已經建立了多個海外工廠,分布于伊朗、伊拉克、埃塞俄比亞、烏拉圭、俄羅斯等國,輻射亞洲、非洲、南美洲、歐洲。其中,俄羅斯的KD工廠,已經連續三年為俄羅斯中國車企銷量冠軍,該公司2013年營業收入達19.7億元。
有分析人士認為,俄羅斯近期擬禁止采購制裁國所有品牌汽車的消息則是此次力帆股份斥資在俄羅斯建廠的直接原因。
據俄羅斯媒體援引俄國家杜馬憲法立法和國家建設委員會副主席瓦迪姆·索洛維約夫的話稱,目前正在起草一份修改法案,其中建議國家政府機構禁止采購制裁國所有品牌汽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日本、美國、德國、法國和英國等均對俄羅斯進行了制裁,汽車大國中僅中國和韓國與俄羅斯保持了正常貿易。
“力帆在俄羅斯市場擁有一定優勢,通過本土化戰略能大大降低生產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銷量。”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賈新光認為。
俄羅斯經濟疲軟存隱憂
盡管中國車企在俄羅斯市場取得優異成績,但其經濟狀況的急劇下滑也引發了巨大擔憂。
由于歐美的經濟制裁,鳳凰財經引用申萬的研報預估,俄羅斯因制裁造成的損失兩年內可達1000億歐元,其中2014年損失230億歐元 (占GDP1.5%),2013年損失750億歐元(占GDP4.8%)。
整體經濟的不景氣,也影響到了俄羅斯的汽車市場。歐洲商會AEBRUS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俄羅斯汽車市場在連續6個月走跌后,銷量再度下降17%,是這7個月表現最差的。而今年6月以來,包括力帆、長城、奇瑞、吉利等多個國產品牌在俄汽車銷售業績遭遇集體大滑坡。
“俄羅斯經濟萎縮,使得當地民眾消費能力減弱,由于當地大多采用貸款消費,居民收入減少,很難獲得貸款,大大降低了購車熱情。”一位市場人士表示。
“中國汽車品牌此前在俄的銷量大增,實際上多半是吃俄羅斯的市場紅利。”汽車評論員張志勇曾分析道,中國汽車能在俄羅斯賣座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當地經濟在前兩年快速增長,二是當地的汽車工業是短板。一旦當地經濟疲軟,廠商的銷量自然會大幅下跌。
對力帆股份而言,在俄羅斯整體消費狀況并不明朗的境況下加碼投資,其有何考慮?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次致電力帆股份董秘湯曉東,但其電話一直關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