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8 00:36:2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郭夢儀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郭夢儀 發自北京
“主戰場”位于華北地區的老白干酒(600559,SH),在行業寒冬時期,日子也不好過。
老白干酒日前發布的半年報顯示,2014年1~6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65億元,同比下降17.50%;實現凈利潤1420萬元,與去年同期的2803萬元相比,下降了49.36%。
除營收和凈利潤下滑幅度擴大外,今年上半年,老白干酒的目標銷售任務僅完成了四成。財報數據顯示,2014年度公司計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億元,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6.65億元,僅完成年度計劃的40.3%。對于完成任務量過少,老白干酒解釋為 “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限制三公消費等多種不利因素的影響,白酒行業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公司大眾酒的推廣進展緩慢所致。”
對此,酒類專家方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老白干酒業績的下滑,一方面是受到行業調整的影響,另一方面,老白干酒其實還沒有找到合適的營銷手段來奪取中低端市場。
此外,老白干酒業績的下滑,除了行業環境不景氣因素外,主營區域競爭加劇也成為老白干酒業績受挫的主因。
受行業調整期的影響,從2013年開始,國內各路酒企開始關注河北市場,導致競爭加劇。
其中,五糧液就高調宣布控股河北永不分梨酒業,隨后,瀘州老窖與石家莊橋西糖酒合作興建瀘州老窖河北鹿泉生產基地,布局河北市場,此外,沱牌舍得布局河北保定,郎酒聚焦河北唐山。上述企業均與老白干酒形成新的競爭關系。然而,老白干酒作為河北白酒的“老大”,似乎還沒有為站上擂臺做好準備。雖然,老白干酒與酒仙網建立了O2O戰略合作關系,但在傳統渠道的營銷上并未趕上市場變化的節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