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4-08-15 09:59:05
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昨日(8月14日),由中國金融信息中心、國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數研究院、新華社上海分社以及浦發銀行聯合上海社會科學院共同研發的最新“新華-浦發長三角小微企業景氣指數報告(2014年半年報)”(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上半年長三角小微企業的綜合景氣指數為105.48,處于“微景氣”區間中段,較2013年有所下滑,小微企業景氣狀況有所下降,經營壓力有所上升。從具體分類指數來看,小微企業融資難及成本壓力問題突出。
對于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自去年2月以來,金融機構面臨較為嚴峻的資金供應問題,基本每3個月出現一次存款增速遠低于貸款增速的情況。
小微企業經營狀況不景氣,使銀行在小微貸款業務方面工作進展緩慢。“今年初我們計劃撥400億元專項款支持小微企業,但上半年結果只投放了150億元左右。”浦發銀行中小企業部總經理汪素南坦言,現在感覺很難找到“有效”的小微企業。
蘇南、浙東景氣度低
從行業來看,傳統制造業、傳統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綜合景氣指數分別為102.72、104.39、109.86和107.13,均處于“微景氣”區間,其中傳統制造業的綜合景氣指數最低,處于“微景氣”區間的下段。
不過,長三角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中的小微企業景氣有所恢復。對此,王振表示,這主要得益于各級政府一系列的專項政策支持,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中的小微企業,適應能力相對較強。
按區域來看,在上海、蘇南、寧鎮揚、杭嘉湖、浙東、浙中等6個區域中,寧鎮揚區域的小微企業綜合景氣度最高,指數值為117.03,處于“相對景氣”區間的中段,蘇南區域為99.42,浙東為99.17,處于“微弱不景氣”區間。
《報告》顯示,長三角小微企業在生產、訂貨、投資、雇傭、成本、融資、盈利等各方面,融資景氣指數和成本景氣指數明顯低于臨界景氣值。具體來看,上半年長三角小微企業融資景氣指數和企業成本景氣指數分別為70.71和62.72,均處于“較為不景氣”區間。
同時,社會融資總額也出現快速下降的趨勢。“隨著資金供給減少,企業融資成本上升,市場利率水平上升導致的對資金的有效需求急劇下降。”王振說。
昨日(8月14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多措并舉著力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出,從中長期看,解決企業融資成本高的問題要依靠推進改革和結構調整的治本之策,通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形成財務硬約束和發展股本融資來降低杠桿率,消除結構性扭曲。另一方面,提升小微企業自身經營實力也要雙管齊下。落實對小微企業的稅收支持政策,切實增強小微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引導小微企業健全自身財務制度,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小微企業不良貸款上升
汪素南表示,作為一線業務經營者,確實在實際工作中感受到了上述情況。
對于如何找到“有效”的小微企業,浦發銀行中小企業業務經營中心授信管理部總經理嚴紅霞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首先是小微企業主本身的信用記錄良好,不存在不良的記錄;其次是該小微企業是不是處在正常的經營狀態,企業是否有持續穩定的現金流;最后是根據小微企業的具體情況,來選擇用什么方式發放貸款。”
在小微企業整體運行形勢不夠景氣的情況下,小微企業的不良貸款也處于上升階段。從目前已經公布的銀行2014上半年業績報告來看,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雙升已是銀行業普遍面臨的問題。
嚴紅霞表示,“小微企業由于整體經營情況處在下行階段,因此銀行承擔的風險也處在上升趨勢,但是總體還是在可控的范圍內。其他地區的小微企業不良率要低于長三角地區。”
至于銀行如何控制小微企業資產質量的情況,嚴紅霞表示,小微企業暫時性地出現經營困難,銀行通過溝通了解之后,如果繼續給予貸款能夠使企業持續經營,那么應該就會進行貸款重組,繼續為小微企業提供貸款。如果小微企業已經出現明顯違約信號,經營確實出現比較大的問題,銀行會采取多種措施控制風險,如處理抵押物,聯合一些機構對其進行重組等。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