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06 01:16:23
因為收益率穩定、期限較短、兌付率高等特點,萌芽僅半年的票據理財平臺迅速風靡互聯網,受到投資者追捧。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徐皓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徐皓 發自上海
因為收益率穩定、期限較短、兌付率高等特點,萌芽僅半年的票據理財平臺迅速風靡互聯網,受到投資者追捧。除了不斷涌現的新興“草根”創業公司,具有“高大上”背景的平臺們也開始涉足這一領域。據票據業內人士測算,2013年銀行系統之外流通和貼現小面額票據規模達到5000億~1萬億元,這為網上票據理財平臺市場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票據理財產品網絡走紅/
“預期收益5.8%,期限111天”,這是8月1日在民生電商旗下互聯網金融平臺“民生易貸”上線的一款票據理財產品打出的口號。這款產品募集規模不到15萬元,開放投標后很快滿標。
同日,新浪網旗下第三方理財平臺微財富與票據理財網站金銀貓合作推出的7款收益率7.7%、期限從57天到159天不等的票據理財產品,亦很快被搶購一空。大量投資者在微財富的社區中留言,抱怨沒有搶到產品。
金銀貓的自有平臺近期每天上線20多期票據理財產品,大部分都能在當天募集完成。這些產品的募資金額大多在10萬元以下,預期收益率在7%左右,投資期限從20~180天不等。
從去年11月第一款互聯網票據理財產品上線至今,已經有大大小小近十家網上理財平臺推出類似產品。這些走紅的票據理財產品都具有收益率穩定、期限較短、兌付率高等共性。
網上票據理財產品的運作模式是借款方以銀行承兌匯票作為抵押物向投資者融資,票據到期后銀行兌付的資金作為還款來源。一款典型的票據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大多在5.5%~7.5%,期限從20天~180天不等,由于抵押的多以小額票據為主,因此產品規模多在10萬~100萬元。
所謂銀行承兌匯票,是商業匯票的一種,由出票人簽發,銀行承諾按照約定期限向收款人無條件支付確定金額的票據。它是企業之間貿易往來的結算工具,期限最長為六個月。收款人如果有提前需要資金的需求,可以向銀行申請票據貼現。現實中,商業銀行往往實行選擇性貼現和額度控制,同時貼現手續煩瑣、時效性差,使銀行承兌匯票貼現不能順暢實現,催生了民間票據貼現的盛行。
盡管是以抵押融資的模式運作,網上票據理財產品問世以來還是被貼上“民間貼現互聯網化”的標簽。由于民間票據貼現仍處于灰色地帶,因此這一類互聯網理財產品也一直存在爭議。
事實上,以票據為基礎資產的傳統理財產品在銀行渠道早已有之。與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一樣,購買門檻較高,通常在5萬元以上,收益率與銀行貼現利率相當,在5%左右。
相比之下,互聯網票據理財產品的購買門檻低至百元,同時一些草根平臺為了吸引投資者,給出的收益率高達7.5%以上,幾乎可以比肩信托產品。截至目前,記者尚未查到有該類產品出現逾期的報告。
8月4日票據寶平臺公示的信息顯示,上線不到3個月的該網站融資總額已經超過3900萬元,起步較早的金銀貓融資總額早已過億,該平臺負責人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日均交易量已經達到一千萬元。”
各路平臺涌現/
推出票據理財產品的網上理財平臺中,既有金銀貓、票據寶這一類草根創業平臺,也有招財寶、微財富等大型互聯網公司旗下第三方理財平臺,此外,類似民生易貸等帶有傳統金融機構基因的互聯網金融平臺也開始涉足該領域。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上線過票據理財產品的平臺已經近十家。不過,與遍地開花的P2P平臺不同,進入票據理財領域門檻更高。
據了解,草根票據理財平臺的發起人通常有線下票據中介公司的背景,線下資源為其提供穩定的票據來源。
金銀貓是國內最早開始做網上票據理財的平臺之一,以小額銀行承兌匯票作為抵押物向網上投資者進行融資的“銀企眾盈”項目去年11月底上線至今已經發布了2600多期,近期還上線了商業承兌匯票融資產品“商票貸”。
工商注冊資料顯示,上海金銀貓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9月,注冊資金3000萬元,今年經過股權變更后,為徐國軍一人有限責任公司。
徐國軍同時是豐城市匯騰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據金銀貓負責人介紹,豐城市匯騰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的主要業務是為銀行將市場同業拆借交易提供信息撮合以及為票據貼現和轉貼現撮合服務,兩塊業務每年交易量都有幾千億元。金銀貓的團隊就主要來源于上述兩個業務團隊。
與金銀貓背景相似的是另一家平臺票據寶。工商資料顯示,深圳市票據寶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6月,股東為李華軍和深圳市青年投資有限公司。后者(原深圳市喜金投資有限公司)亦由李華軍控股,從事票據貼現業務,李還開辦了中國票據網(非Chinacp)。
值得注意的是,號稱目前國內最大的票據中介機構上海普蘭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普蘭金融)亦有進軍線上理財業務的跡象。近期普蘭金融上線了針對企業理財的系統——“普蘭理財”,暫只上線了掛鉤貨幣基金的“活期寶”產品。
此外,普蘭金融還將與新浪微財富平臺合作,共同打造票據理財業務,與金銀貓的產品相似。
作為開放式第三方平臺,阿里旗下的招財寶、新浪打造的微財富自身并不參與產品的生產,只在投資者與金融機構之間起橋梁作用。票據理財產品也只是這類平臺上眾多產品的一部分。這些門戶網站旗下理財平臺與草根理財網站既是合作關系也是競爭關系。
草根創業網站最大的競爭對手,是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旗下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因為這些大機構進入票據理財領域有先天優勢。
7月15日,民生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民生電商)旗下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民生易貸正式運作,上線的第一款產品就是票據理財產品,其“e票通”系列理財產品的模式,即是企業以合法持有的銀行承兌匯票向投資人設定質押融資。
民生電商于2013年8月在深圳前海注冊,認繳資本金30億元。股東有12家機構,發起人為包括民生銀行在內的多家主要非國有股東單位:新希望實業、東方集團、福信集團等,而控股股東民生加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并非自有資金入股,而是通過其管理的資管產品介入。
盡管民生銀行稱與民生電商僅為關聯企業,但兩家機構之間仍有千絲萬縷聯系,例如民生電商法人代表兼總經理為原民生銀行武漢分行行長吳江濤。
“背靠銀行系統,民生電商確實有很強的品牌優勢和業務便利,但目前看來沒有什么差異化的東西。”互聯網金融行業人士認為,草根平臺也有競爭力,“例如,團隊有比較好的基因,非常熟悉票據理財這塊細分領域的業務,能夠近距離接觸線下企業并掌握了廣泛的金融機構資源。”
除了上述提到的平臺,還有聚有財、同城票據網、元寶街等理財平臺也推出票據理財業務。與P2P平臺相似,各家票據理財平臺的資質也良莠不齊。
5000億~1萬億市場體量/
目前,票據理財從業公司似乎并不太擔心市場容量問題。
一方面,上游的票據資源非常充沛。據票據業內人士測算,2013年企業累計簽發商業匯票20.3萬億元,其中小面額票據大概占20%左右,也就是4萬億元。其中大部分票據在銀行貼現,部分在銀行系統外流通貼現的規模約在5000億~1萬億元左右——這就是理論上互聯網票據理財每年的市場空間。
通過在網上包裝成理財產品,減少了線下票據公司的資金占用,也擴大了流通效率。據金銀貓負責人透露,一款票據理財產品從最初的融資方發起貼現需求,到平臺驗票、收票、推出產品、完成資金募集,整個流程只需要1天的時間。“未來接入電子票系統,效率會更高,而且不用擔心假票和延期兌付的問題。”該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另一端,旺盛的理財需求也助推著這個行業小步快跑。央行定期發布的居民調查顯示,自2009年以來,城鎮居民儲蓄意愿呈不斷小幅收窄趨勢,投資意愿與股市等市場相關度較高,但總體呈現擴大趨勢。
長期以來,基金和理財產品為城鎮居民投資第一選擇,經過余額寶等網上理財工具對投資者進行啟蒙,越來越多投資者從傳統渠道轉移到線上購買。
J.D.Power亞太發布的《2014年中國零售銀行客戶滿意度研究》顯示,被調查的95%零售銀行客戶表示,知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同時,這類產品在客戶中擁有較高的持有率(61%),并且84%的持有客戶打算保有或增持該類產品。
在貨幣基金等余額理財工具收益率出現下行后,一部分投資者開始尋求收益率更高的替代品。
不過,隨著市場容量的擴容,目前草根平臺上7%以上的收益率或難以為繼。根據中國票據網(Chinacp)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銀行間市場平均貼現利率在5%左右。民間票據貼現利率往往更高,票據的貼現定價受多個因素影響,包括票據的面額、期限的長短、是否流通過以及承兌行的屬性。
金銀貓負責人表示,目前平臺拿票的平均利率在8%左右,推出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大多為7.1%。“隨著市場進入均衡狀態,收益率會下降到5.5%~6.5%左右水平。”金銀貓負責人預計。
未來草根平臺盈利模式除了撮合交易的服務費外,也會拓展到為合作的線下中介公司提供平臺信息服務收費。目前金銀貓的線下服務網點“金銀e家”已經有四十多家,網點由符合資質要求的小貸公司、資管公司申請加盟。金銀貓預計,當網站日均交易量達到3000萬元左右時,公司能實現盈虧平衡。
產品和平臺風險控制受關注/
對于新興的互聯網票據理財,投資人除了關心收益率的浮動,更關注產品和平臺的風險。今年以來愈演愈烈的P2P品臺倒閉和跑路事件也給互聯網理財抹上陰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大部分票據理財平臺在宣傳中都打出“風險為零”,并以“銀行驗票、托管”作為安全保障的說辭。到目前為止,這類產品尚未出現產品逾期的情況,不過由于上線不到一年,“零壞賬”的參考意義有限。
“票據理財同樣存在風險,只是風險相對有限。”互聯網金融行業人士表示,風險包括假票、被止付、被凍結和延期支付等,“其中票據真偽并不是重點,因為現在驗票技術已經很成熟,票據被凍結和延期支付的風險更大。”
“有時因為銀行流動性問題,或銀行要求對可疑票據進行背書補充會導致延期兌付,延期期限3~7天不等。”上述人士表示。
有銀行業人士表示,即使有銀行驗票、托管也不能保證就完全沒有風險,“在交易環節中,即使票據已經在銀行托管,也可能存在因為企業的問題存在票據被凍結的可能。”
各個草根平臺風控水平也良莠不齊。由于目前交易規模尚小,一些草根平臺大多引入保證金制度來保證兌付,當出現延期等問題時通常由平臺先行墊付給投資者,這也是目前沒有一例逾期報告的原因。隨著未來產品規模擴容,有平臺計劃引入保險公司承保。
相對強勢的第三方平臺,通常會和合作方達成保本的共識,因此潛在的風險相當于轉嫁給了合作機構。此外,第三方平臺以及背靠金融機構的大平臺們由于沾光母公司信譽背書,本身出現倒閉和跑路等經營和信用風險的可能性較低,也更容易被投資者所接受。這些平臺上線的產品即使收益率略低(5.5%~6%)也同樣供不應求。
對于平臺風險,部分票據平臺引入了外部機構承保的機制來規避,例如購買高管董事責任險、職業責任險、商業犯罪防護保險等。
據了解,監管機構對于這種新興的業態也保持關注,央行、銀監會都曾到草根票據理財平臺進行過調研,而監管機構最為關注的風險點是設資金池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