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05 01:45:2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自2008年開始,國內銀行開始紛紛涉足私人銀行業務,私人銀行的金融資產規模及產品服務體系都在逐步完善,對高端客戶的爭奪也進入了新階段。
近期,上海銀監局發布2013年 《上海地區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數據顯示,雖然私人銀行理財產品余額占全部理財業務余額比仍然相對較低,但卻呈現出大幅增長的趨勢。
私人銀行的客戶往往擁有大量海外資產,對于這類超高凈值人群,如今國內眾多機構也開始推出家族信托業務。
目前,國內至少已經有5家商業銀行的私人銀行推出家族信托計劃。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農行、興業銀行的家族信托業務也在積極籌備中。
債券類理財品仍是主力
《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末,全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規模達到10.2萬億元,其中上海地區銀行理財產品規模占全國市場11.42%。
從目前理財業務結構看,上海地區銀行理財業務以個人和機構為主,私人銀行占比較低。截至2013年末,個人理財產品余額7118億元,占全部理財業務余額比為61.09%;機構理財產品余額3926億元,占全部理財業務余額比為33.7%;私人銀行產品余額608億,占全部理財業務余額比為5.22%。
“目前,我國私人銀行的產品體系日趨豐富,涵蓋了銀行理財、基金專戶、券商資管、信托計劃、有限合伙制基金、保險等多種形態,覆蓋包括債券、債權、股票、股權、股票質押、理財管理計劃、實物掛鉤等多種類型。”某國有大行私人銀行部負責人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末,上海地區私人銀行產品的債券投資大增,債券類產品余額336億,比三季度末大漲75%,占比55.26%,其他類產品余額217億,占比35.69%。
上述大行私人銀行部負責人還表示,在所有類型的產品中,目前私人銀行主要還是以理財產品為主,“我國高端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整體還是比較低,投資策略也相對較為穩健,因此債券類理財產品是主力。”
此外,不僅是私人銀行方面,在個人理財產品和機構理財產品中,債券類產品均占比最多。
目前,國內的私人銀行仍主要以投融資產品服務為核心。以農業銀行私人銀行部為例,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2013年,農行私人銀行部推出各類專屬產品186期,產品募集規模近2000億元,是2012年的2倍,2011年4倍。
多家銀行推出家族信托計劃
根據胡潤和貝恩公司發布的報告,中國高凈值人士中擁有海外資產的比例高達三分之一,其海外資產平均約占總資產的19%,中國千萬資產以上的高凈值人士共持有可投資資產約22萬億元人民幣。
對于這類超高凈值人群,國內眾多機構也開始推出家族信托業務。目前,國內至少已經有5家商業銀行的私人銀行推出家族信托計劃,包括招行、北京銀行、中行和建設銀行的私人銀行等。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獲悉,農業銀行、興業銀行的家族信托業務也在積極籌備中。
“這是國內財富管理市場未來發展的重要領域,蘊藏著很大的機會,包括信托公司等在內的業務伙伴對此探討的積極性都很高。”招商銀行零售銀行部副總經理、私人銀行部常務副總經理王菁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興業銀行私人銀行部專家支持處魯文龍表示,中國私人銀行客戶規模巨大的海外資產,顯然需要一個完善的海外業務平臺為之提供家族信托等金融服務。這也就是交行、招行、中行和興業等中資銀行紛紛走出國門的原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