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8 00:19:24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史青偉 發自上海
每經實習記者 史青偉 發自上海
7月25日,中國銀聯與上海付費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付費通)在上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進行全面合作。而此前不久,付費通剛剛與支付寶選擇“分手”。
付費通方面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支付寶只查詢用戶數據不交易的做法,今年4月雙方有過溝通,不過支付寶方面仍在夜間高頻率地查詢,造成宕機,而與其他合作伙伴并不存在這種情況。
至于付費通與銀聯合作是否是一種“站隊”選擇,業內人士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并不能做此推斷,而支付寶頻繁查詢用戶信息,可能是收集用戶信息,而這是違背雙方合作協議的。
“閃婚”銀聯
根據協議,付費通將與中國銀聯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合作,雙方將重點在全國范圍協力發展水、電、煤、通訊等公共事業繳費業務,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便民繳費服務平臺。
前述付費通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付費通與中國銀聯的合作是比較全面的,經過幾輪與中國銀聯的溝通,付費通渴望進軍垂直領域,避免同質化競爭,會考慮選擇一個平臺作為支撐。
據了解,付費通之前就與銀聯商務平臺“全民付”有過合作,全民付是集繳費、支付、營銷優惠、金融服務等各類服務于一體的跨界平臺產品,2013年度“全民付”業務的總交易筆數1.6億筆,總交易金額超過3800億元。
6月底,付費通發布聲明,宣布與支付寶持續5年的合作正式終止。聲明稱,為保障付費通平臺用戶每月繳費的便捷和安全,本公司決定終止為支付寶渠道提供公共事業賬單通道業務。
付費通在公告中所提到的保障用戶安全,是指6月7日付費通服務器出現的宕機事故,主營業務網站無法正常交易,經查發現是由于支付寶直接發起的大量高頻的賬單查詢所致。
上述付費通人士告訴記者,今年4月,雙方已就此事進行了溝通,不過支付寶方面仍在夜間(進行)高頻率的查詢,造成宕機。對于其他合作平臺是否會進行大批量查詢,該人士表示,這種情況并不存在。
不過,支付寶給出的官方聲明是,支付寶認為高頻查詢不是自身發起,而是由用戶發起的,而最終導致出現多個問題,是因為付費通的技術硬件等跟不上需求所致。
數據之爭或是關鍵
付費通與銀聯閃婚,是否有“站隊”意味?
對此,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根據目前情況來看,并不能得出此結論。
某業內人士表示,銀聯近幾年也選擇在場景方面加大投入,走向臺前做平臺,傾向于商業化運營,不過并不能據此說付費通是站隊銀聯,因為銀聯方面原有的不少業務是生活繳費。
富友支付總裁康建明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付費通舍棄支付寶選擇與銀聯“聯姻”,此事并不是支付業務原因,也不存在“站隊”問題。
“雙方‘分手’,可能是支付寶刻意收集客戶信息,這對于客戶是不安全,也是不負責任的,付費通的客戶信息只是為繳費而用,現在單獨用信用(信息)資源,客戶也不會同意,從支付寶來說,行為本身也不違反什么,可能只是違反雙方合作的約定,談不攏就分。”康建明表示。
康建明分析,從支付寶方面來說,獲取更多客戶信息,(或許是想)為客戶提供更好的其他服務,如金融服務和信貸服務等。
有業內人士則擔心,這種收集客戶信息的行為在互聯網時代可能會越來越多,上海市現代商務促進中心副秘書長孟憲煌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主要原因是因為支付系統的設計并沒有遵守SSL安全協議,現在基本上支付方和銷售方都能看到用戶的信息,這就造成了誰都能看數據、誰都能搶數據的局面,但目前還缺乏監管。
從各方反應來看,數據之爭無疑是付費通與支付寶“分手”的最可能原因,上述付費通人士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保護用戶數據是公司的目標,支付寶的行為難以揣測。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