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06-11 08:56:30
每經編輯 陳小雨
每經記者 劉旭 發自北京
6月10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發布5月汽車行業運行數據。令人擔憂的是,在汽車市場整體向好的情況下,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產銷量卻出現持續下滑。
“中國品牌汽車市場表現非常不理想。”中汽協信息部主任陳世華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特別是轎車部分,下滑尤其明顯。
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我國生產汽車197.58萬輛,環比下降4.44%,同比增長10.97%;銷售191.12萬輛,環比下降4.64%,同比增長8.50%。其中,5月中國品牌轎車銷售21.66萬輛,比上年同期下降13.2%;占轎車銷售總量的21.5%,市場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5.1個百分點。1~5月,中國品牌轎車銷售116.04萬輛,比上年同期下降15.8%;占轎車銷售總量的22.5%,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5.7個百分點。
面對中國品牌自去年開始的持續走低,中汽協副秘書長李萬里向記者表示,中國品牌與外國品牌的競爭是成長性品牌和成熟品牌的競爭,難度可想而知。
“伴隨外國品牌車型價格持續下探,中國品牌的生存環境仍舊艱難。”李萬里告訴記者,但是由于整體市場是向上成長的,外國品牌的下探空間并不是特別大,所以這一情況“持續時間不會太長”。
中汽協發布數據稱,5月,乘用車共銷售159.04萬輛,同比增長13.85%。陳世華指出,SUV車型和MPV是拉動乘用車市場增長的最主要因素。5月,SUV市場銷售31.92萬輛,同比增長40.05%;MPV市場銷售13.03萬輛,同比增長54.03%。
正是看到SUV市場的巨大潛力,汽車企業對于SUV車型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此前,天津一汽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仁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SUV市場特別是小型SUV,是中國品牌市場突圍的重要方向。
李萬里表示,汽車行業是以五年為周期進行技術和市場的革新與突破,現在中國品牌的競爭力與五年前相比有明顯提升,由此看來,未來五年到十年將成為中國品牌的關鍵時期。
他認為,如果在這一階段可以保證20%~30%的市場份額,此后的競爭就會相對容易;如果市場份額沒有堅守住這一底線,競爭會異常艱難。
除了市場份額下滑外,中國品牌汽車的出口在2014年延續了2013年以來的下降趨勢,并無明顯好轉。數據顯示,5月,汽車企業出口為7.63萬輛,比上月下降2.3%,比上年同期下降12%,汽車出口比同期繼續保持下降趨勢。中汽協副秘書長姚杰表示,在2012年,中國品牌汽車出口超過100萬輛的規模后,2013年、2014年持續下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