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4 00:32:5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蔣佩芳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蔣佩芳 發自上海
以智能手環為代表的可穿戴式設備正迅速崛起。Jawbone等廠商正在國內相繼推出新產品爭奪市場,而如今這塊大蛋糕又新增一個“蠶食者”——Fitbit。
昨日 (6月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Fitbit方面獲悉,其旗下的全線產品本月將正式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包括FitbitFlex、FitbitOne、FitbitZip和FitbitAria。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對此表示,國內智能手環市場發展如火如荼,巨大的需求引得Fitbit也欲分一杯羹。Fitbit將其旗下的全線產品都拿到中國銷售,將使國內智能手環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
據記者了解,目前Fitbit最大的競爭對手是Jawbone,Jawbone早已趕在Fitbit之前搶灘中國市場。此外,美國Garmin品牌旗下的運動智能手環Vivofit也于4月25日在中國首發。
對于Fitbit的進入,是否會對Jawbone、Vivofit產生壓力。郭凡禮認為,Fitbit的進入究竟能否對Jawbone、Vivofit產生較大威脅,還需看Fitbit的銷售戰略,若在定價和渠道推廣方面占據優勢,則將使市場格局發生變化。
然而,就在今年初,Fitbit的Force系列運動手環遭遇因材質導致用戶皮膚過敏的召回事件。對于該事件所帶來的影響,Fitbit的首席營收官伍迪·史高表示,受影響的消費者人群數量非常小,只占Fitbit整個消費人群的1.7%,并局限于美國和加拿大。盡管如此,公司還是決定召回相關產品,整個召回工作于2月份已經完成。
記者發現,上述召回事件發生之后,NPD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導致過敏的FitbitForce運動手環的銷量回升了3個百分點。
盡管如此,仍有業內人士指出,就未來的發展趨勢來看,所有單一用途的設備最終或會被一體化形態設備所取代。
“在市場沒有出現最終的一體化設備之前,Fitbit、Jawbone這樣的智能手環還算有市場前景?!惫捕Y稱,但可穿戴設備終將成為過渡性產品,可持續發展能力有限??纱┐髟O備制作公司應該盡早另辟蹊徑,往一體化設備方面發展,否則公司在市場結構調整中將淪為“炮灰”。
此外,郭凡禮還指出,目前國內的可穿戴設備發展仍處于探索階段,離成熟還有一定差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