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30 00:48:48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蔣佩芳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蔣佩芳 發自上海
4月28日晚間,合肥三洋(600983,SH)公布2014年一季度業績,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14.13億元,同比增長11.34%;凈利潤約1.22億元,同比增長13.33%。
家電行業觀察家梁振鵬表示,就今年一季度而言,家電業整體形勢都不太好,能交出此份成績單,可以說明合肥三洋的表現還不錯。
不過中投顧問家電行業研究員任敏琪此前曾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合肥三洋擁有的帝度、三洋和榮事達三大主力品牌中,三洋品牌在中國市場上已經式微,對合肥三洋造成了較大制約,當前合肥三洋的做法是“去三洋化”,重心轉移至榮事達和帝度品牌的推廣上。
在業界看來,合肥三洋“去三洋化”早已成定局,而惠而浦的入場似乎給合肥三洋帶來了利好,市場對合肥三洋的關注度明顯大增。
合肥三洋年報顯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席位出現眾多機構投資者。任敏琪曾表示,機構投資者對合肥三洋的追捧熱情較高,主要是看重公司的管理能力和今后的發展潛力,尤其是世界大型家電制造商之一的惠而浦進入,將為公司未來發展提供較強動力。
2013年8月13日,惠而浦宣布投資約34億元成為合肥三洋的控股股東。
今年1月,合肥三洋公告稱,商務部原則同意惠而浦 (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協議方式受讓三洋電機株式會社和三洋電機(中國)有限公司持有的合肥三洋全部股份,同時以現金認購合肥三洋非公開發行的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票。根據收購協議,上市公司名稱擬變更為“惠而浦榮事達(中國)股份有限公司”(以工商部門核準的最終名稱為準)。
在梁振鵬看來,合肥三洋與惠而浦整合進展目前仍低于預期,就時間上而言確實也不可能那么快,“可以看到的是,未來合肥三洋會越來越依賴惠而浦品牌產品。但考慮到惠而浦在中國嘗試了很多年渠道一直沒能打開,其品牌形象也沒能塑造起來,口碑以及影響力仍然很弱的情況下,難說惠而浦會給合肥三洋帶來多么好的經營業績。因此,未來合肥三洋的業績仍然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p>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