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評論

          每經網首頁 > 評論 > 正文

          黃人天:余額寶顛覆力源泉:新光環與“舊”基礎

          2014-04-22 01:21:48

          ◎黃人天

          近期,傳統商業銀行與以余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競爭日益白熱化。筆者認為,這正是金融改革破局所需要的,因為改革攻堅既需要被改革者充分暴露,也需要改革者據理力爭,更需要公眾輿論推動。

          金融改革需“奇兵”

          中國現行金融制度已經嚴重阻礙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到了必須加以改革的地步。但是,如果進行改革就勢必破壞商業銀行的固化利益,導致地方政府與銀行形成的利益共同體強烈反彈,一個以經濟發展需要融資為借口,一個以金融安全關系國家穩定為理由,都對改革推進構成掣肘。

          客觀上,中央政府需要一個體制外第三方力量作為金融改革開路先鋒,或者說需要一股避免正面強攻的迂回包抄奇兵,余額寶應運而生。一開始,余額寶是一種舊金融中介們還沒有充分認識的新事物,因此在余額寶出現初期沒有給予足夠重視,給余額寶提供了迅速壯大的機會。

          隨著余額寶規模日益龐大,商業銀行才感受到切膚之痛,開始組織反擊。有人攻擊余額寶導致貨幣市場資金短缺,危害國家經濟安全,以聳人聽聞的“吸血鬼”概念加以妖魔化,并強烈要求政府取締余額寶,急于置之死地而后快??梢?,銀行的反擊立足點還是企圖以國家經濟安全為理由將政府牢牢捆綁在利益共同體之內,夢想繼續“靠山吃山”。

          余額寶到底對銀行產生了什么致命威脅,導致銀行產生如此強烈的危機感?

          第一,由于互聯網金融中介使高利率金融商品生產者和消費者聯系更方便、交易成本更低,并且也具有高信用度,從而使消費者更易于獲得比銀行存款更高的收益和服務。因此,就必然導致金融消費者用腳投票,將存款資源從銀行搬到互聯網金融。這無疑損害了提供傳統金融中介服務的商業銀行的利益。

          第二,當存款大搬家之后,儲戶不再到銀行辦業務,銀行就失去了坐在營業廳、儲蓄所利用國家銀行公信力兜售逃避存貸比、信貸額度、資本充足率等監管的銀行理財產品牟取暴利的機會,豈能不急?

          第三,在存款資源分散之后,銀行將被迫與余額寶們競爭融資客戶,因此銀行企圖再上浮優質貸款客戶的利率是很困難的,更多只能從自身利潤中割肉。同時,銀行必須給次級貸款客戶上浮利率,從而既加大自身風險系數,又損失貸款客戶資源。這一切,不能不讓銀行惱火。

          余額寶力量之源

          余額寶的本質是什么?其攪動中國金融一潭死水的力量從何而來?

          就產品自身而言,余額寶的本質就是以互聯網為交易渠道的新型金融中介。它是一個把金融商品生產者和金融商品消費者高效聚合在一起的互聯網中介服務商。

          這類互聯網中介服務商還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秉持“薄利多銷”的經營理念,力求以低利潤率的高水平服務獲得盡可能多的用戶,有的甚至以初期無利潤的高水平服務獲得市場占有率,待人氣爆棚之后才逐漸開始嘗試收費服務。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互聯網企業一開始就處于充分的市場競爭環境之中,善待客戶是互聯網企業求生存的基礎和前提。

          但互聯網技術、高收益率和“薄利多銷”理念只是余額寶成功的基礎條件,而不是其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

          金融產品成功的關鍵是信用。無論債券、股票、基金乃至房地產和收藏品,金融產品和類金融產品的價格歸根結底取決于產品的信用,即產品向消費者履行保值增值承諾的能力,這決定著消費者是否購買以及愿意以什么價格購買,就像相信房價漲幅大于資金利率的投資者才會購買房屋。

          1970年代初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后,脫離了黃金硬通貨制約的現代金融體系就幾乎完全建立在信用基礎之上,捆綁國家信用的純紙幣及其各種衍生準貨幣泛濫全球。作為攪局力量的余額寶,本身也必須具有過硬的信用度,否則將會在大型銀行面前不堪一擊。

          余額寶成功的關鍵因素來自阿里巴巴集團乃至馬云個人的實力作為信用背書,再加上名企名人的新聞宣傳效應形成的信用度提升,正因為很多人通過新聞了解到余額寶并相信自己的財富能夠得到保值增值,才會趨之若鶩。這與傳統商業銀行借助國家信用達到高信用度如出一轍。

          余額寶既頭頂互聯網思維的新光環,也腳踏信用這一金融業最古老的“舊”基礎。正因為余額寶擁有新“舊”結合的革命性力量,因此才能夠對“靠山吃山”的銀行巨無霸構成威脅,而這一點是銀行家們一開始沒有充分認識到的,他們或許認為自己的信用優勢不可撼動,余額寶難成大器。

          銀行無需過度緊張

          監管層用余額寶迫使商業銀行自動收縮影子銀行業務對中國經濟去杠桿、去泡沫是非常正確的政策選擇,有利于金融體系正常化。

          事實上,根據人民銀行公布的2013年四季度貨幣政策報告顯示,貸款利率出現明顯分化,其中企業一般貸款利率穩定,且下浮、大幅上浮比例均擴大,意味著優質信貸需求回落、低質信貸風險增加。

          這說明商業銀行貸款行為在余額寶沖擊之下變得相對趨于良性,開始降低利率貸款給經濟效益優秀的企業,而對高風險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和房地產業收緊信貸,這對于控制地方債務危機和房地產泡沫是有益的。當然,商業銀行正?;厝灰馕吨├南?,但這卻是中國經濟的福音。

          從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央行領導明確表態不會取締余額寶、鼓勵創新來看,銀行遲來的反抗受挫,因為余額寶及其蜂擁而出的追隨者已經打破了銀行固有的格局,形成了日益壯大的第三方力量,甚至迫使銀行自己也紛紛推出類余額寶。但正因為有銀行獲利者的強烈反彈,監管層也可以理所當然地對互聯網金融企業加強管制,以平衡體制內外力量,因此就有了央行限制第三方支付的政策。雖然其中拿捏并不一定得當,但監管層始終會追求改革與穩定并重的方針。

          其實,銀行可以和余額寶形成一種正常的競爭關系。只要改變心態,直面市場競爭,銀行并非毫無勝算,無需過度緊張,非要置人于死地。

          因為儲戶存款去向不僅僅取決于利率高低,還取決于可靠性。國有商業銀行相對于私營企業,仍然具有信用優勢,當下的許多中國人就因為擔心余額寶們的資金安全問題而寧愿把錢存在年利率0.35%的活期存款里。

          正因如此,央行行長周小川在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不失時機地宣布存款利率管制放開在望。可想而知,一旦存款利率管制放開,銀行存款利率上升,余額寶的發展勢頭就將受到遏制,對銀行的威脅程度就會下降,市場競爭態勢將趨于階段性均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 五月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淫亂視頻 | 亚洲va中文字幕欧美va丝袜 | 午夜亚洲精品无遮挡 | 欧美人体一区二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