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IPO

          每經網首頁 > IPO > 正文

          國企改革或點亮市場

          中國證券報 2014-03-10 09:28:56

          兩會前夕股指迅速回調本周企穩。隨著改革推進,市場熱點是否發生轉變?傳統行業加快轉型,國企改革有望超預期,一批“小象”甚至“大象”是否存在起舞的邏輯?本周財經圓桌邀請瑞銀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國金證券研究所策略分析師徐煒以及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策略分析師喬永遠等三位嘉賓,共同展開討論。

          改革重在政策落實

          中國證券報:兩會政府對宏觀政策的基調是否有所改變?

          汪濤:今年政府的主要工作目標是既要實現相對較快的經濟增長,又要在改革推進上取得重要進展。雖然政府提出“向污染宣戰”,并計劃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但為了保就業和增強市場信心,決策層將2014年GDP增速目標再次設為7.5%,意味著政府只是計劃循序漸進地推進結構性調整和控制地方政府債務。政府設定的2014年預算赤字略高于去年,并保持M2增速目標不變(13%)。后者意味著今年總體信貸增長的放緩幅度可能會小于之前的預期。另外,我們預計今年不會推出房產稅,房地產政策也不會有顯著變化。政府工作重心將繼續放在增加保障房供給上,并將今年保障房新開工的目標定為700萬套以上。

          徐煒:相比去年三中全會,本次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新亮點并不多,大部分都是延續三中全會精神。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市場關注的核心已經從長期以來的增長轉變為改革,幾乎絕大部分人都接受了通過改革釋放紅利是當前發展的第一要務,7.5%的目標顯示為改革預留的空間似乎不多,這給未來政策帶來一定挑戰。

          信貸增速放緩不如預期

          中國證券報:現有貨幣政策將有所放松還是收緊?

          汪濤:我們認為春節之后處于低位的銀行間市場利率水平顯然是不可持續的,不過這顯示央行并未回收足夠的流動性,而并非有意放松政策。我們繼續維持2014年7天回購利率平均為4%-4.5%的預測,應低于2013年底水平,但高于近期水平。

          信貸增長方面,由于央行試圖降低經濟加杠桿的速度,我們之前預測今年人民幣貸款余額增速將放緩至13%、社會融資規模余額(剔除股票融資)增速將放緩至16%以下。不過鑒于今年的M2增速目標保持不變,我們認為2014年信貸增速放緩幅度可能不如之前預期,盡管市場已在擔憂影子銀行的監管收緊和銀行間市場利率上揚可能會造成信貸增速顯著放緩。

          中國證券報:改革步伐會否加快?

          國企改革亮點持續

          中國證券報:很多機構投資者認為兩會無行情,如何尋找當前的市場亮點?

          徐煒:堅持改革是當前市場最大的邏輯,投資策略依然是基于從改革的紅利中尋找機會。建議關注以下方面:1、新經濟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互聯網金融、信息消費、電子商務、網絡安全等新型互聯網經濟需要承擔釋放消費潛力的突破口。2、環保的高度提升至前所未有的地步,污染防治、減排、新能源、生態治理等都有更高的要求。3、軍工的開支明顯增加,需要重視從戰略防御到走出去戰略的轉變。4、國企改革、區域經濟(京津冀)、海洋戰略等也是重點。

          喬永遠:國企改革將成為貫穿2014年A股市場的主題投資熱點。剛性兌付的考驗和增長預期下調都在增加市場的不確定性。投資者風險偏好和市場無風險利率維持高位的背景下,主題投資主導市場的時代才剛剛開始,其中國企改革主題確定性最強。

          國企改革的主題機會將引發傳統行業的估值重構,成為高風險特征下半場行情的投資主線。近期市場風險偏好的進一步上升使得風險特征正逐步向傳統行業滲透擴散,高風險特征行情業已進入下半場。下半場中,傳統行業成長性的發掘是投資的關鍵,也將成為最具彈性和爆發力的品種。國企改革帶來的制度紅利和企業經營的改善,能夠引發傳統行業的估值重構,是發掘傳統行業成長性的重要標桿。

          我們認為,國企改革主題行情的投資邏輯主線集中體現在兩大方面:一是國企集團上市公司平臺價值的再發現,二是國企經營從“做大”轉為“做強”對相關公司帶來的估值提升。上市公司平臺價值再發現:國資集團和國企上市公司之間相互關系的重構將成為本輪國企改革主題投資的重要主線。在專業化重組、市場化運營的前提下,將盈利和成長性良好的資產單獨上市或注入上市公司,同時剝離上市公司旗下非主營的其他業務,將對公司市值的提升和融資功能的發揮形成積極影響。通過上市公司專業化溢價,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改革將使得國企經營重點由“做大”轉為“做強”。我們認為,國企改革對傳統國企“做強”的推動將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推動條件成熟的行業領先企業向戰略新興行業轉型;鼓勵國有企業積極“走出去”,加快培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國有跨國公司。

          徐煒:增長與改革,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最理想的狀態當然是經濟能保持一定速度,同時順利推進改革,當改革釋放出紅利時,可以順利實現經濟換擋,如此經濟和社會都不需要承受下滑的痛苦。這是理想模式。一般來說,對以往模式的清理必然會對原先的增長構成較大沖擊,新的動力在短期內很難彌補老周期的下滑,經濟在一定時期內必然要承受改革帶來的陣痛。所以,從邏輯上來說,增長與改革只能執一端,我們更傾向于今年的經濟目標是個軟指標,而改革是最大的硬任務。

          汪濤:今年是三中全會之后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因此政府工作報告中有很多關于改革計劃的內容。那些相對容易和獲得廣泛共識的改革將會在近期較快推出,包括簡政放權、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進一步推進稅收制度和要素價格改革,以及深化金融領域改革。具體而言,政府計劃在今年再取消或下放200項以上的行政審批事項,擴大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覆蓋范圍,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的財政補助標準,在更多地區推行大病醫療保險,把“營改增”試點擴大到鐵路運輸、郵政服務、電信等行業,將煤炭行業納入資源稅改革,調整消費稅,調整天然氣、電力和公共事業價格。

          此外,今年的改革將包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繼續推進利率市場化,允許成立民營銀行,擴大人民幣匯率交易區間,推進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以及規范發展債券市場。市場普遍認為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是存款利率全面市場化的先決條件,因此這一改革計劃可能表明未來利率市場化的進展將會加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和危機處理機制也將為今后允許出現更多信貸違約事件和小型金融機構退出打好基礎。關于近期熱議的影子銀行和快速發展的互聯網金融等問題,政府提出要促進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并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

          責編 葉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欧乱色熟女一区二区 | 亚洲不卡永远在线 | 亚洲国产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看 | 最新国产一级视频免费 | 日本有码中文字幕在线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