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4-02-13 08:43:59
從春節小長假以來的市場表現看,盡管創業板指數仍創新高,滬深主板也有聲有色,但中小板指數表現最為出色,不少業內人士預言,中小板將有望接棒創業板領漲2014年A股。長期以來,中小板表現強于滬深300指數,但弱于創業板指數。創業板指數由于過度逼空,引發較大動蕩在所難免,但中小板指數漲幅明顯要弱于創業板指數,基本上處于強勢振蕩的態勢。今后,中小板將有望從以下三個方面展現主題投資機會。
主線一:
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支持
中小板從權重股行業分布看,與滬深大盤指數比較接近,但市值體量要小很多。從個股行業分布情況看,又與創業板相近。除創業板外,中小板業也成為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的代名詞,無論是電子信息、TMT,還是醫藥、環保,中小板市場牛股林立,有近三分之一的個股被機構資金集中持有。這些板塊的上市公司利潤增長不輸創業板,估值比創業板低50%甚至更多,未來機會不小。
如果從創業板估值高企,而主板又缺乏資金參與去考慮,折中的策略是選擇中小板活躍個股。從指數上來看,中小板指數處于準升浪前的蓄勢狀態,中小板不乏活躍的題材股。而且,從基本面來看,中小板2014年年報業績預喜的比率高達66%,其基本面風險比創業板小很多。從風險收益比上看,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支持的中小板股票更具投資價值。
主線二:
業績繼續保持增長趨勢
相對主板市場的公司,高成長成為中小板上市公司的主要特征。截至昨日,在716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中,共有712家披露了年報預告,其中,預增119家、預減64家、續盈 81家、續虧12家、首虧34家、扭虧32家、略增240家、略減130家,預喜共計有472家,占比約66.29%。
而同期對應的創業板,業績預喜的公司家數占比為61.09%。目前,創業板共有347家公告了2013年業績預告,其中業績預增50家占比14.41%,較2013年三季度業績預增上升1.75個百分點;業績略增的有134家占比38.62%,續盈的共有16家,扭虧的12家,整體上業績上升的占比61.09%。業績預減和略減的分別為39家和82家,分別占創業板已公告業績預告的 12.24%和23.63%。
凈利潤上升的行業計算機、醫藥生物排名靠前。從行業凈利潤上下限看,房地產、商業貿易、建筑裝飾、計算機和醫藥凈利潤中值排名靠前。中小板共466家業績上升的個股,房地產(8.23億元)凈利潤中值最高,其次,商業貿易(4.31億元)居其次,建筑裝飾凈利潤中值為3.63億元,而計算機凈利潤中值為3.23億元。
經統計發現,中小板2013年業績預告上升超預期的行業主要有紡織服裝、國防軍工、建筑裝飾、輕工制造、建筑材料、電子和電氣設備等。
主線三:
募集資金開始產生效益
募集資金項目的順利實施對中小板上市公司產能和業績有直接促進作用。在2014年中小板漲幅超過50%的個股中,金瑞科技今年漲幅高達83.52%,居首位。2012年8月,金瑞科技募資投入兩個項目。公司募集資金項目的實施、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和推出速度加快是其業績預喜的重要原因。
總之,中小板居于主板和創業板之間,不論是本身形態也好,內在的個股題材也好,都非常符合目前各路資金的胃口,加上目前還有很多質地優良的品種仍未充分挖掘,隨著創業板不斷飆升,同行業類個股估值的倒逼,為推動中小板的接棒崛起提供了可能,因此中小板將有望接棒創業板成為馬年的主戰場。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