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02 00:34:13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謝振宇 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謝振宇 發自成都
“以往行業是機遇性地高增長,系列酒也快速增長;如今,各大企業都是擠壓式地增長,貴州茅臺系列酒的抗壓能力并不強,因此下滑明顯。”昨日(9月1日),白酒行業專家趙義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面對高端酒的“嚴冬”,各大酒企目前紛紛加碼中低端。作為行業“龍頭”的貴州茅臺,近期也不斷對漢醬、仁酒等進行大幅調價,來發力“腰部”。
然而,從其半年報來看,腰部乏力仍是茅臺不得不解決的問題之一。茅臺半年報數據顯示,系列酒上半年營收僅為7.38億元,同比下滑31.85%。
從報表來看,貴州茅臺半年報雖然交出了營收、凈利均微增長的不錯“成績單”,但也創造了多項并不算光鮮的記錄:3.61%的中報凈利增幅,創下了公司自2001年上市以來的新低;貨幣資金為182.75億元,環比減少17.17%,也系其上市以來的首次負增長。
同時,公司預收款項已大跌至約8.35億元,相較期初的50.91億元“縮水”高達42.56億元。在業內人士分析看來,作為白酒公司盈利“蓄水池”的預收款項大幅下降,是目前經銷商普遍進貨意愿降低和市場銷售不好的直接反映。
預收款大幅縮水/
“以前,行業酒企都要求經銷商提前3個月或是半年打款,后來再根據實際情況配貨,而現在,經銷商都不愿打款。”趙義祥說,這種變化反映到企業報表中,就是預收款的下降。
早先發布半年報的行業“大腕”們也都未能幸免。五糧液半年報顯示,其預收款項期末余額為33.86億元,較年初的64.67億元大幅下降47.6%。
此前數年,由于茅臺酒價格不斷上漲,以及在銷售渠道擁有主導權,貴州茅臺一直維持著巨額的預收賬款。不過,隨著市場需求和價格走勢的變化,客戶和經銷商備貨熱情明顯減退。因此,貴州茅臺的對應數據更為業界關注。
“在預收賬款幾乎枯竭的情況下,也就是耗盡了所有的‘蓄水池’,利潤都幾乎零增速,而且廣告費用等一些反映公司競爭力的指標出現了一定幅度的變化,所以公司所面臨的困難已經不是報表里顯示的利潤同比少增長了。”昨日,有雪球網友整理著名職業投資人“混沌才”對茅臺半年報的看法指出。
方正證券酒類分析師張保平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行業高端酒銷售大幅受挫,預收款下降較為正常,而每年中期都是預收款較低的時候,一般到了年末會要求經銷商預先支付,這一對應值會較高。”
張保平認為,從目前來看,經銷商進貨的期望和意愿普遍較低,而下半年,這種情況或會加劇,“經銷商早先就感受到了行業的寒冷,會將這種壓力進一步傳遞給酒企。”
“腰部”市場戰況激烈/
高端酒受挫,“腰部”產品成為目前各大酒企的必爭之地。然而,就目前來看,素來在該環節較為薄弱的貴州茅臺或面臨著更大的壓力。
與瀘州老窖等酒企半年報呈現出來的中低端產品快速增長相比,茅臺的對應成績讓人“大跌眼鏡”。茅臺半年報指出,系列酒上半年營收僅為7.38億元,同比下滑約31.85%。同時,其系列酒的毛利率為72.16%,同比減少了2.72個百分點。
據了解,貴州茅臺報告所指的系列酒主要包括漢醬、仁酒、迎賓和王子酒等。今年以來,茅臺方面也不斷在中低端領域有所動作,希冀搶占“腰部”市場。
4月中旬,貴州茅臺公告稱,將增資3.73億元再次擴大301廠產能,預計改造完成后,可年產中級醬香型白酒6800噸。而301廠主要生產茅臺王子酒、迎賓酒等中端產品。
進入7月,茅臺銷售公司還要求經銷商對漢醬和仁酒兩款產品終端銷售價格進行調整,調整后的價格為仁酒299元/瓶、漢醬399元/瓶。較此前的799元/瓶,漢醬新價格跌幅達五成。
而此次半年報的業績下滑,或將給茅臺發力“腰部”的前景蒙上些許陰影。
“茅臺酒的品牌太過強勢,上市公司業績也主要依靠前者,整個茅臺集團都是靠茅臺酒來帶動,過往黃金時期,行業呈現機遇性高速增長,因此,系列酒也能實現增長,而如今,行業形勢已經急劇變化。”趙義祥認為。
趙義祥表示,由于中低端領域所面臨的產能、產品、品牌過剩等情況,相較高端酒更為激烈。因此,他對茅臺發力中低端的預測是“前景并不太理想”。
張保平則建議,由于其高端酒的市場份額最大,茅臺轉而在競爭更為激烈的中低端市場發力,就需要對原先的營銷模式做出更多改變,“高端酒有品牌,中低端酒更需要在渠道上做更多努力”,渠道更加下沉,“才能有所作為”。
昨日,為進一步了解情況,記者多次撥打茅臺董秘樊寧屏的手機,但一直未取得聯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