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14 00:53:49
此項關聯交易,元征科技出巨資購買大股東手中房屋來做員工宿舍,是體恤員工還是另有所圖呢?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曾子建 韓海龍發自成都 深圳
每經記者 曾子建 韓海龍發自成都 深圳
今年1月7日,香港上市公司元征科技(02488,HK)發布公告稱,計劃出資共計1690萬港元,在深圳購置三項住宅物業,用于深圳員工和客戶提供住宿之用。
據公開信息顯示,此次元征科技所購買的三項住宅,賣方是公司董事長劉新,以及公司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劉鈞。而元征科技去年半年報披露的股權結構顯示,劉新、劉均、劉庸三兄妹直接和間接一共持有公司45.58%的股權;劉新與劉均通過深圳浪曲間接持有23.01%的股權。
此項關聯交易,元征科技出巨資購買大股東手中房屋來做員工宿舍,是體恤員工還是另有所圖呢?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該公司所購買的三項住宅中,有兩項屬于復式住宅,另有一處地處深圳高檔住宅區,堪稱“豪宅”。
關聯交易購入“豪宅”/
公司公告稱,元征科技此次購入的三處房產,均位于深圳福田區,其中兩處在“華庭居”,小區房產地處梅華路與梅秀路交匯處,另一處名為新天國際名苑的房產,地處蓮花西路與香蜜湖路交界處。地理位置均較佳。
按照公告所標明的地址,《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梅華路與梅秀路交匯處附近僅有名為 “碧華庭居”的小區,但并沒有公告中所稱的“華庭居”。后經元征科技投資者關系部工作人員證實,公告中確實將“碧華庭居”誤寫成了“華庭居”。
碧華庭居正南方即為深圳知名蓮花山公園風景區,小區正門處簡介顯示,其為花園式小區,進入其內可見綠化優良。據區內一家地產中介工作人員介紹稱,該小區房屋均價在2.5萬元/平方米左右,百平方米房屋的出租價格約為4000元,其中以業主自住為主。
資料顯示,此次元征科技從公司高層手中購入的為碧華庭居17層住宅。據了解,碧華庭居17層物業均為復式格局,按照區域不同,共有4種不同戶型,出售價格在500萬元左右。
據上述房產中介工作人員稱,包括另外一處4-6棟17層4-1702,兩處住宅面積均在180平方米左右,一般來說復式住宅出售價格要高于普通住宅,在2.7萬元/平方米左右。對于目前兩處房產的具體住戶信息,小區物業方面表示不便透露。
此次關聯交易涉及的另外一處名為新天國際名苑D棟4層的房屋,則位于深圳市內大型湖泊香蜜湖西側,周邊有高爾夫練習場、娛樂城等。新天國際名苑工作人員表示,該小區D棟住宅為小區內唯一的小戶型,面積在100平方米左右,售價約3.5萬元/平方米。根據公告,該房產屬于總裁劉均。
對于此次關聯交易,元征科技公告表示,董事會認為此次收購事項對公司而言不失為一個良機,可在深圳購買位置適當且品質優良的物業,作為其長期員工及客戶住所,可節省公司租金成本。
然而,三處物業均位于深圳高檔住宅區,真是給普通員工居住嗎?而元征科技購入上述房產后,最終又是誰將入???
一物業曾出售未果/
在記者調查過程中,還發現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當記者出示元征科技公告中顯示的碧華庭居兩處住房資料時,該中介人士表示,其中1棟17層B1702的房屋曾在2個月前掛牌出售,掛牌價在480萬元左右,而在掛牌半個月后未能出售成功后就未再對外出售。而根據公告,這套房產屬于總裁劉均。
如果在2個月前曾有掛牌出售紀錄的房產,為何突然又被上市公司出資購入?
從上述房產曾有掛牌出售的動作不難推斷,該房產應該處于閑置狀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元征科技投資者關系部獲得了證實,據稱,大股東確實沒有使用上述房產。
很明顯,原本閑置的房產,可以出租或者掛牌出售。但現在卻選擇了上市公司元征科技作為接盤方。
作為聯合持有公司近五成股權的控股股東,劉新、劉均將手中閑置的房產按照市價直接出售給元征科技,而非以更為低廉的價格出售或者租賃給上市公司,以便減少公司1600萬余元的現金支出,該等舉措是否合規?對此,元征科技投資者關系部工作人員并沒有正面回答,僅表示,上述房產買回來也就成了公司的資產,這個交易是公平的,經過了中介機構的評估和股東會討論。
深圳某會計事務所注冊會計師認為,只要公司是以公允價值購入該房產,從會計角度來講是沒有問題的。
此外,上述元征科技工作人員還表示,此次購入的三處房產將用于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宿舍,不過尚未確定具體入住人員名單,未來將作為一個福利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在劉新、劉均等人合計持有元征科技約45%股權的情況下,公司購入三處房產后,二人不僅理論上擁有上述房產相對應比例的權益,而且可通過董事會對三處房產的具體使用產生重大影響,大股東的口袋中還將增加1690萬港元現金。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jxzk19.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