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車主提前返程避擁堵 事故多發致高速對實習駕照“禁行”

          2012-10-09 01:02:5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旭 實習記者 楊海艷發自北京 上海    

          每經記者 劉旭 實習記者 楊海艷發自北京 上海

          高速路長假擁堵,已經不是新鮮話題了。由于今年中秋節首次實施高速公路免費政策,并與“十一”黃金周連休,因此頭幾日擁堵極為嚴重。一些高速路成為了停車場,有車主甚至戲稱“車上可以看星星”。

          在經歷了9月30日的高速大擁堵后,10月6日~7日,各方“嚴陣以待”的回程高峰并未在北京如期而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10月6日和7日晚21時~22時,分別前往京港澳、京開、京藏等出入京方向高速收費站,現場調查采訪。在現場記者發現,出京和進京雙方向都未出現擁堵情況;同時,由于錯峰返程等原因,6日和7日兩天,進出京高速的整體車流量平穩。

          但值得注意的是,高速公路上事故多發是造成雙節期間高速公路擁堵的一個主要原因。某高速公路收費站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一旦出現較為嚴重的交通事故,前后路段都會采取臨時限行措施,造成短時間內車流大量集中。

          車主戲稱“車上可以看星星”

          老家山東的李小姐本打算花兩天時間從上海半趕路、半游玩地回家,她在9月30日早上9點45分左右從上海家中出發,結果剛出上海市區駛入京滬高速,就發現不妙,陷入了茫茫的車海之中。

          “剛開始還能開動一段,后來就直接‘擱淺’了,進不能退也不能,簡直插翅難飛啊!”直到晚上6點左右,她才勉強挪到了常熟市找了家酒店住下。經過8個小時,她才開了不到200公里。

          “本來是打算省過路費錢的,這倒好,省的錢也就付房費了,還浪費了時間。”李小姐回想起來仍深感郁悶。

          為避開預計中的出行高峰,不少車主在9月29日晚11時剛過,就到達了上海車流量較大的G2京滬高速(往江蘇方向)江橋收費站入口的緊急停車帶上。當時,一排小型客車已經在打著應急的雙閃燈,等待著“免費”駛入高速了。

          “本以為我們出發已經算早了,沒想到還有更早的。才早上5點半不到,G2高速已經是一路紅燈,開始堵上了。”家住在江蘇省揚州市的徐先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他原本以為上了高速路就好走了,沒想到一上高速,噩夢才剛剛開始。“7個小時才開了80公里,后來到晚上干脆直接在車上看星星了。”徐先生對此深感無奈。

          正由于上述情況的出現在前,使各方“嚴陣以待”10月6日~7日的回程高峰。

          返程高峰提前

          “高速首次免費出行肯定是車流量大漲的主要原因。”上述收費站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畢竟是第一次執行,分流了火車、飛機等其他交通方式的部分客流,因此在“十一”黃金周之前,隸屬道路管理部門的收費站系統已經經歷了多次會議、培訓以及應急預案學習。

          8月初,國務院發布《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的通知》,該通知要求,在春節、清明節、勞動節、國慶節等四個國家法定節假日,以及當年國務院辦公廳文件確定的上述法定節假日連休日,對7座以下(含7座)載客車輛免受過路費。

          “十一”黃金周作為第一個高速公路免費通行的假期,“之前準備了多套預案,但畢竟沒有經驗。”京昆高速某收費站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9月30日中秋和“十一”長假首日造成的多條高速公路擁堵,就與此前“發卡通行”有關,發卡、詢問等環節造成了短時間大批車流聚集的狀況。

          以京昆高速大北城收費站為例,記者此前實地調查情況顯示,10月1日上午,收費站排隊300米左右,等待發卡通行。因此,10月4日中午12時起,全國大部分高速公路取消發卡,保證車流順利通過收費站。

          但是,取消發卡后,部分車主仍擔心再遭遇假期首日出行時的 “暴堵”狀況,提前返程和錯峰出行,緩解了返程高峰的預期擁堵情況。

          以長春到北京的車主陳先生為例,10月7日早晨6點半,他從長春出發,下午5點半抵京,行程近1000公里,用時約11小時。

          “一路都很順暢。”陳先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長深高速一路暢通,進入京承高速后,車輛有所增加,但仍舊可以保持100公里的時速;通過收費站同樣暢通,并未出現此前預期的擁堵現象。

          陳先生還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秋和“十一”假期回家對于他而言,屬于“剛性需求”,無論是否收取高速通行費,他都要開車回家。

          資料顯示,按照我國現行的高速公路收費制度,每公里費用約0.6元,而汽車每公里的油費約0.8元,如果免除通行費用,大約可以節省40%的交通成本。

          交通事故頻發直接造成擁堵

          “又無情地堵在高速上面了。6號,常合高速,無錫段,打羽毛球開始。”10月6日上午9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一條微博上看到了這樣的信息。

          之后,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方聯系,最終電話采訪到發布該微博的網友,他向記者表示,其從10月6日由南京前往常熟,早上7點出發,9點40分左右在無錫段遭遇大堵車,40分鐘內道路交通完全停滯,10點30分左右逐漸恢復通行。

          “并不是在收費站附近,也沒有任何征兆,前方忽然擁堵,短時間聚集大量車流,前后都看不到盡頭。”該網友在電話中向記者描述。

          “與收費站造成的短時間車流集中相比,事故多發才是造成高速公路擁堵的第一因素。”上述高速公路收費站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記者現場調查發現,高速公路上,很多車輛從應急車道超車,以及不按照相關規定駕駛的現象十分普遍。“這是造成多事故的重要原因,而且還會給正常行駛的車輛帶來危險。”有分析人士告訴記者。

          公安部最新數據顯示,9月30日至10月7日,中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68422起,涉及人員傷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164起,造成794人死亡、2473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1325萬元。

          正是因為近期高速公路事故頻發,有消息稱,公安部日前修訂發布《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駕齡1年以下的實習期駕駛人將被重點管理,駕車上高速必須由持相應或更高車型駕駛證3年以上的駕駛人陪同。這一新規將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卅日韩久久影视观看 | 亚洲综合色在线精品 | 夜晚久久精品视频 | 永久免费在线观看全网站 | 女同女同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另类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