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7-20 17:14:01
從PC互聯網時代開始,就沒有任何入口靠硬件來確立了
每經記者 謝曉萍
事實上 ,從PC互聯網時代開始,就沒有任何入口靠硬件來確立了,Wintel聯盟的最大貢獻之一,是確定了PC界的“硬件品牌無關性”,這也意味著,入口已經全部被軟件壟斷,無論是操作系統,還是瀏覽器,以及360后來賴以發家的安全軟件。
盡管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蘋果打破了這個規律iPhone是唯一可以稱為入口的硬件,它上面預裝、支持哪些APP,可以決定同類APP的生死,但是,蘋果的模式是公認的極難復制的,國內目前只有雷軍敢于舍棄自己以前的所有成就,投身于硬件制造與品牌打造,試圖讓小米沿著蘋果的路發展下去。
而對于360,百度、盛大等其他所有互聯網企業,選擇與手機廠商合作而非自行制造硬件的互聯網廠商,一開始就已經放棄了蘋果路線,不過,雖然這樣做極大減少他們的風險,但也意味著他們失去了對硬件的主導能力,重蹈了當年Wintel時代的覆轍,將主動權完全交給了操作系統安卓,以及用戶本身。
資深互聯網人士王冠雄認為,互聯網企業大肆鼓吹手機入口,都在豪賭。那么什么才是入口?當諾基亞做手機時,它不是入口;當山寨機火爆時,它也不是入口。只有當蘋果集藝術品般的硬件設計、強大的iOS系統軟件、豐富的APP 商店服務時,并且以此強烈改變了用戶認知乃至習慣,它才成了真正的入口。
而這也意味著,手機產業鏈的應該轉移到內容一端,內容與服務才是決定手機命運的關鍵所在。
“入口首先是一個用戶概念,而不是產品概念。而成為入口的關鍵,不是產品被使用頻率有多高,而取決于用戶認知階段和行為習慣。”王冠雄表示,當用戶認為上網是去門戶逛門戶就是入口,當用戶上網主要是聊天QQ就是入口;當用戶習慣在框里找娛樂時搜索就是入口;當用戶認為從“安全管家”里下軟件才“安全”時360就是入口。當用戶逛街時想吃飯時,搜索微博和點評都有可能是入口。
相關專題:從硬件加軟件到掌控互聯網的距離有多遠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