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2-07-02 09:52:40
■本報記者朱寶琛
他表示,滬深兩市退市標準并不低,今年年底以前肯定會有一些企業退市
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6月29日在2012陸家嘴(12.05,-0.22,-1.79%)論壇上表示,中國的資本市場沒有理由不成為世界一流。他同時表示,要壯大財富管理行業,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引進各種專業化的機構投資者,為企業年金、社保基金、住房公積金和養老金參與資本市場提供公平高效的平臺。而在會后接受記者采訪時,郭樹清對滬深兩市最新出臺的退市標準做了評價,稱“兩市退市標準并不低,今年年底以前肯定會有一些企業退市。”并表示對藍籌股的信心始終沒有改變過,“因為對藍籌股的信心就是對中國股市的信心。”
郭樹清說,推進資本市場的科學發展需要下苦功夫。從近期來看,首先是堅定不移地深化發行和退市制度改革。加大對新股發行過程中各種違法違規行為的監管和懲治力度,增強行業機構的責任意識和法紀意識。抓緊實施主板、中小板的退市制度改革方案,做好新老制度執行的銜接工作,加強對具體實施過程的監控,及時發現風險,改進措施,確保平穩過渡。
其次是加快發展多層次、多產品的資本市場體系。大力發展債券市場,積極推進統一監管的場外市場,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穩步發展期貨及衍生品市場,形成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增強資本市場的涵蓋面和包容度。加大產品創新力度,認真做好中小企業私募債試點,推出石油期貨和國債期貨,拓寬居民理財的渠道。
再次,狠抓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完善。堅持“關口”前移,要在上市過程中就重點關注公司治理是否健全,是否具有清晰的權力制衡和有效的制度約束。要更加注重監督上市公司董事會、監事會的運行情況,確保治理機制有效發揮。
“只有上市公司的質量靠得住,股票市場的基礎才能扎得牢。”郭樹清說。
第四,以更大決心和更細致的服務培育機構投資者。壯大財富管理行業,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引進各種專業化的機構投資者,為企業年金、社保基金、住房公積金和養老金參與資本市場提供公平高效的平臺。
“當保險行業還排在全球第六名,共同基金還排在全球10強之外時,我們很難有一個強大成熟的資本市場。”郭樹清表示。
第五,不斷提高市場效率。始終把保護投資者利益放在首位,強化市場投資功能,建設成熟理性的市場文化;加強中介機構建設和資本市場司法制度建設;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推進市場化改革;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強化懲戒機制,健全誠信體系。
第六,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在國務院統一部署和領導下,加快清理整頓不規范的交易場所。金融危機表明,除了要加強市場微觀主體的監管以外,還需要強化宏觀審慎監管,特別是要防范系統性風險。必須加強宏觀經濟分析,加強不同監管部門和地方政府之間的協作,共同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
“中國經濟持續三十多年的超高速增長,促成了全球經濟政治格局的根本改變。然而,我們的成就并非沒有代價。從要素投入成本和資源配置效率的角度來看,許多方面已經達到極限。所以,今年以來,國民經濟增速有所放緩,非常正常也非常合理。我們不能不轉變發展方式,這正是‘十二五’規劃的核心內容。在此過程中,金融體系的深入改革,承擔著全局的歷史的責任。”郭樹清表示。
他稱,中國經濟中儲蓄和投資結構嚴重失衡。“結構失衡的問題有著深刻的社會、文化和經濟政治體制背景。一個重要原因是要素市場未能充分發揮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這需要繼續深化改革,打破勞動力、土地、資本等要素市場長期存在的體制性障礙,顯著地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
他同時指出,我國金融市場本身也存在著較為嚴重的結構性問題。首先是金融業內部結構失衡,最突出的表現是高度依賴間接融資體系,直接融資比重過低;其次,在資本市場內部也存在著結構失衡,體現為債券市場發展嚴重滯后、股權融資市場層次單一、期貨及衍生品發展不足、投資者結構很不合理;再次是面向實體經濟的金融服務存在結構性失衡,在以商業銀行為主導的金融體系中,大企業、政府相關企業占有的金融資源優勢比較明顯,中小微企業和創新企業獲得的服務非常有限。
與此同時,郭樹清指出,直接金融具有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天然優勢。我國經濟中目前最尖銳的問題是小型微型企業融資難。小型微型企業往往需要的是本金,或者是時間稍長一點的債務融資,這種服務只能由基礎的直接融資來提供。
“真正的新興產業往往孕育于小微企業之中,其極大的不確定性和輕資產的特點,決定其往往難以獲得銀行信貸資金的支持,資本市場,包括股票、債券,以及風險投資、私募股權基金等,提供了一套融資方和投資方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機制,可以成為推動創新型企業成長的基礎平臺。”郭樹清說。
而完善民生保障,從根本上要求資本市場能夠充分發展。社會保障和養老體系建設嚴重不足,社保資金和企業年金等長期資金面臨投資渠道狹窄和體制建設落后等挑戰,保值增值壓力巨大,需要通過專業機構投資者的發展,科學合理地參與資本市場。
“這本身是一件不同尋常的好事,問題在于,一定要使之能夠保值增值。沒有資本市場這是做不到的。”郭樹清說。
他同時表示,資本市場的發展,有利于分散金融體系的內部風險,而且也可以減少系統性危機的發生頻率,減輕其不良后果。直接融資體系提供了融資者和投資者直接對接的場所,在降低社會成本的同時,也對融資主體的誠實守信和投資者的風險認知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時,資本市場發展也與其他要素市場的發展,以及整個社會的公平正義和民主法治高度關聯。不斷提高市場效率、優化資源配置是個永恒的主題。
“美國臉譜公司上市的‘打新’和‘炒新’現象說明,即使是成熟市場上也存在很多不理性行為;摩根大通‘倫敦鯨’事件則警示大家,即便是危機中表現最好的銀行,其風險控制仍可能存在著很要命的薄弱環節。”郭樹清說。
此外,郭樹清表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離不開資本市場的發展。中國證監會將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和服務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