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6-04 21:46:18
梅俊彥 每經記者 田文會 發自深圳、北京
近日,發改委、商務部、人民銀行等八個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快培育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指導意見的通知》(下文簡稱《通知》)指出,要推進金融改革創新,穩步推進金融國際化和對外開放。
其中包括提出“積極穩妥地推進境外機構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試點”來拓展人民幣回流渠道,也包括提出“積極穩妥推進資本賬戶開放”和“適時引導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到境外開展國際業務”等“走出去”的意見。
推進人民幣回流
《通知》指出,我國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更加復雜,迫切需要加快培育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為此,八部委提出了16項目標任務,包括推進金融改革創新、深化金融對外開放、完善區域開放格局、穩步推進金融國際化、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等。
其中,提出要研究允許符合條件的國際金融組織、境外貨幣當局和金融機構將持有的人民幣投資我國金融市場。
目前,境外機構投資國內金融市場受到了較多限制。境外機構可以通過QFII,在受到嚴格監督管理的專門賬戶里頭,可以投資國內的股票市場。
雖然,央行曾在2010年8月份發文指出允許境外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香港、澳門地區人民幣業務清算行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境外參加行三類機構運用人民幣投資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
但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一家城商行的資金交易中心相關人士處了解到,目前境外機構只能通過托管在中國人民銀行的賬戶里的資金,以央行的名義去做參與銀行間債券市場,并不能夠直接投資。
上述人士表示,今年以來業內曾熱議過允許國外機構直接投資國內銀行間債券市場,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真正的量并不大。“除了央行之外,實際上真正市場的投資機構現在是沒有什么進展,沒有真正的銀行間操作。”渣打銀行宏觀分析師李煒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八部委的《通知》提出,要積極穩妥地推進境外機構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試點,進一步豐富債券市場投資者類型。加快債券市場法律法規建設,為境外主體參與銀行間債券市場提供良好的環境。穩步發展衍生產品市場,適度推進衍生產品市場開放,進一步深化市場避險功能和價格發現功能。
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這有可能促使境外機構投資得以直接投資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
《通知》提出了擴大在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的境外主體范圍。
雙邊本幣互換提供支持
業內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時候均表示中國的市場對境外機構而言具有相當的吸引力。
“中國經濟增長的表現好于其他國家,這么好的經濟增長也會創造很多投資的機會。”李煒表示。除此以外,人民幣匯率也或是國內市場的“賣點”之一。
雖然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都處于一種貶值的態勢。但是,中國國際經濟關系協會常務理事譚雅玲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目前中國經濟的結構和狀態來看,人民幣如今的貶值并不太適合中國的現階段的發展。崔小龍也表示,從長期來看,人民幣有可能還有升值的趨勢。
一位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人民幣的升值使得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對境外機構投資來說有較大的吸引力。不過崔小龍對記者表示,出于對匯兌風險的考慮,在資本項目下可自由兌換還沒有實現的情況下,允許境外機構直接投資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對該市場的影響微乎其微。
據了解,目前實現貨幣直接交易的只有日本等少數國家,也就是說大部分境外機構要投資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都必須將該國貨幣兌換成美元再兌換成人民幣,一筆完整的交易會經過4次換匯。
八部委的《通知》對此有所支持,指出要擴大人民幣對外使用,積極穩妥推進資本賬戶開放,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進一步與有關國家開展雙邊本幣互換,支持有意愿的經濟體將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
如果能與更多國家進行雙邊本幣互換,或者擴大雙邊本幣互換的額度,無疑能減弱境外機構投資中國人民幣債券市場的匯兌風險,不過這也必然增大了套利的空間。
“美元很有投資價值,人民幣是很有投機價值,因為在沒有制度的情況下,人民幣的投機套利性很大。”譚雅玲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則指出,他對此并不擔心。
“央行窗口指導是非常棒的,規模的限制是很到位的。像信貸額度、持倉限額,做得都非常好。外資以什么目的進來、規模多少,有關的監管部門會非常監管會有非常到位的限制,估計正式政策的出臺不成問題。”該人士表示。
八部委的《通知》在疏通人民幣回流渠道的同事,還提議推進金融國際化。其中包括適時引導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到境外開展國際業務、推進中資金融機構在境外開辦人民幣業務和人民幣金融資產境外發行、研究允許境外機構在境內發行股票、債券、基金等,逐步放寬境內機構在境外發行有價證券,拓寬境內投資者對外證券投資渠道。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