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4-04 19:25:48
每經記者 劉林鵬 實習生 熊玥伽 發自成都
淘汰落后產能已成為擺在各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四川省人民政府已于近日公布了“十二五”期間《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十二五”期間,四川省將以鐵合金、電力、煤炭、鋼鐵、電石、有色金屬、焦炭、紡織、建材、輕工業、鉛酸蓄電池行業為重點,對這11類重點落后產能進行淘汰。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對未按期完成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的地區,實行項目“區域限批”,暫停對該地區項目的環評、核準和審批。
新增五個行業
值得關注的是,與“十一五” 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確定的7個重點工業行業目標任務相比,“十二五”期間淘汰落后產能增加了煤炭、有色金屬、輕工業、紡織、鉛蓄電池等5個行業,電解鋁行業從名單中消失;電力行業目標淘汰小火電機組113.67萬千瓦,降幅為16%;焦炭行業淘汰4.3米以下常規機焦爐(3.8米搗固焦爐除外)160萬噸左右,降幅為20%;而建材行業中的水泥淘汰落后產能任務大幅增加,增幅達92%。
新增的行業之中,煤炭行業目標淘汰落后產能1845萬噸,涉及煤礦621處;輕工業,淘汰石灰法地池制漿設備(宣紙除外)等;紡織行業,淘汰落后的棉紡設備、74型染整設備等。
區域限批
除此之外,《通知》指出,將強化淘汰落后產能的政策約束機制。第一,嚴格市場準入,依據節能環保法律法規、高耗能產品能耗限額標準、《部分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指導目錄(2010年本)》(工產業〔2010〕第122號公告)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發展改革委令2011第9號),對產能過剩行業堅持新增產能與淘汰產能“等量置換”或“減量置換”的原則。第二,強化經濟手段。充分運用差別電價、懲罰性電價和資源性產品加價政策,落實資源及環境保護稅費制度,提高落后產能企業和項目能源、資源、環境、土地使用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對未按期完成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的地區,實行項目“區域限批”,暫停對該地區項目的環評、核準和審批。
據悉,四川省資源型高載能產業比重大,傳統產業工藝技術裝備水平落后、規模小、產業集中度低、鏈條短,能源利用效率和水平與發達地區差距仍然明顯,水泥、紅磚等行業產能過剩與落后產能并存矛盾突出,部分行業單位產品能耗仍然偏高、能源浪費現象嚴重,淘汰落后產能工作任重道遠。相比東部發達地區,四川省在淘汰落后產能企業職工安置工作中存在困難和問題尤為突出。這種狀況如不及時改變,不但“十二五”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后產能目標難以實現,還將嚴重影響我省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影響四川省經濟快速可持續發展。
“十一五”以來,四川省對電力、鋼鐵、水泥、焦炭等7個高耗能行業、1350戶企業的落后生產能力實施了關閉和淘汰,形成了947.3萬噸標準煤節能能力,電解鋁行業落后產能已基本淘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