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29 01:10:41
每經編輯 文/豫山
2012年一季度新基金市場上,創新成了熱度最高的詞。主打券商套利的跨市場ETF產品,以及主打銀行理財、國債人群的低風險債券型產品,成為近期的三大方向。
市場分析人士稱,以創新基金為主的IPO市場,及以優秀老基金為主的持續銷售市場,將成為基金行走江湖的兩大“福地”。而弱市趨勢若沒有逆轉,常規產品IPO或將更為艱難。
創新代表一:跨市場ETF代表產品:嘉實滬深300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
用千呼萬喚始出來形容滬深300ETF基金可能并不夸張。經過數年的準備與討論,國內代表性最強、流動性最好的指數產品——滬深300指數終于引來了ETF產品。
這背后是龐大的券商理財人群,以及熱衷于指數套利的大小機構。作為股指期貨的追蹤標的,有分析機構稱,大量套利資金將放棄用180ETF、50ETF替代的手法,直接投奔流動性更好,效率更高的滬深300ETF產品。
創新代表二:“類理財”基金代表產品:匯添富30/60天理財、華安季季鑫短期理財
銀行短期理財產品被叫停后,這一巨大的市場空白吸引了不少基金公司的目光。匯添富基金上報了理財30天和理財60天債券型基金,華安基金則上報了季季鑫短期理財和月月鑫短期理財債券型基金。
這些基金將填補短期理財產品的空白或形成直接競爭。當然,與銀行的資金池相比,監管更嚴的基金產品,能否實現與銀行理財類似的收益,是此類產品面臨的挑戰。
創新代表三:“定期開放”基金等“類國債”產品代表產品:富國新天鋒定期開放債券型基金
若你問銀行銷售,最近什么產品最火?他會告訴你,國債。2012年第一期儲蓄國債發行額度350億元,期限為3年,票面利率5.58%;第二期儲蓄國債行額度150億元,期限為5年,票面利率6.15%。上述產品一經上市,瞬間秒殺。
基金產品能否從追求3至5年資金安全與較高收益的國債人群中分得一杯羹?以富國新天鋒定期開放債券基金為例,該基金每三年定期開放申購、贖回一次,如有收益定期“轉結”,就像一系列前后相續、滾動發行的三年期國債一樣便捷。
當然,這僅是表相。此類三年滾動的封閉式債券,最大的優勢在于收益更高的信用債投資,更可在看好市場時適度使用杠桿。國內第一個封閉式債基富國天豐,三年實現了近30%的收益,在坊間留下了“史上最牛債基”的佳話。 (文/豫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