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3-26 10:12:03
美農業部代理副部長率團來華談貿易,近40家農業企業的代表參與。大豆在中美農業貿易關系中非常重要。
每經記者劉林鵬 實習生 熊玥伽 洪曉欽 發自成都
美國農業部代理副部長邁克·斯庫斯在接受每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60%的大豆銷往中國,大豆在中美農業貿易關系中非常重要。以大豆產業為媒,中美農業乃至更廣泛領域的經貿合作存在巨大商機。
上周五,美國農業部代理副部長邁克·斯庫斯(Michael T. Scuse )帶領有史以來最大訪華代表團來到成都進行貿易訪談。據悉,從3月23日到3月28日,AgWorld國際、Airfresh海產、中國愛荷華集團等美國近40家農業企業的代表參與到此次貿易項目,這些代表來自各個農業領域,包括新鮮與冷凍食品、奶制品、肉類與禽類、酒類與消費者大量需求的產品以及林業產品等。
作為中國西部最為重要的經濟、交通與通訊中心,成都成為此次貿易項目的首站。23日上午11點30分,由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舉辦的代表團歡迎儀式及媒體采訪現場已經座無虛席。美國農業部代理副部長邁克·斯庫斯表示將通過農業活動優化美國與成都的企業合作,在致辭之后接受了媒體的采訪。
“這次訪華是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現在美國有越來越多的農產品銷往中國,中美已經是真正的合作伙伴了。”斯庫斯說。“美國和中國要鼓勵農業和私營屆的相互聯系,擴大貿易機會,減少貿易壁壘。通過各種農業貿易合作,保證所有消費者有優質廉價的食品,促進中美農業關系的發展繁榮。”作為農業部副部長,斯庫斯先生還自己經營著一萬多英畝的農場,是一個地道的農民,對農業有著深刻的了解。
在過去的三年中,美國出口到中國的食品和農產品已經增長了80%,雙方合作不斷加深。2011年,中國成為美國農產品最大的市場,進口了20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同時解決了16萬美國人的的就業問題。
“中國和美國有特殊的聯系,希望通過這次機會雙方進行更深入的對話。同時,我們確保美國農民、牧場主和生產者能夠繼續為中國以及亞太地區提供優質的食品和農產品,始終是可靠的供應商。”斯庫斯副部長說。今年2月,中美兩國簽署了一項未來五年的戰略伙伴合作規劃,該計劃主要集中在農業科技、貿易、教育、通過技術交流和深化合作,加強關鍵的領域的協調溝通,包括食品安全與新興技術。
斯庫斯認為,美國和中國農業合作還面臨著挑戰。他說:“今后,中美需要加強食品安全的合作,利用資源,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此外,鼓勵企業積極尋求合作,擁抱機會,鼓勵農業和私營界的相互聯系,避免出現食品的通貨膨脹。”
據悉,來自美國的六個州相關農業部門的代表也計劃參與此次貿易項目,分別是愛荷華農業秘書比爾·諾西、俄克拉荷馬州農業秘書吉姆·里斯,以及來自北卡羅萊娜州、伊利諾斯州、堪薩斯以及南達科他州的代表。
公開資料顯示,通過參與此次貿易項目,美國農業企業將獲得第一手的市場信息,直接與政府決策人進行接觸,并可與商業接洽人、分銷商以及進口商進行單獨的會議和會談,這樣,美國企業可以更容易地進入中國市場并在中國進行更好的發展與壯大。
中美農業合作的前景是光明的,據悉,美國正在努力擴大出口機會和降低貿易壁壘,努力推進農產品出口至2011年之后創紀錄的水平。
美國農業部代理副部長邁克·斯庫斯先生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問:
NBD:上個月中美簽訂了67億的大豆訂單。請問大豆在中美農業關系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邁克·斯庫斯:美國60%的大豆出口銷往中國,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因此,大豆在中美農業貿易關系中是非常重要的。
NBD:近期,有報道顯示,美國農業部表示中國棉花收儲政策導致的競爭,推高了世界棉價,并妨害了全球紡織業購買棉花從事紡織的能力。您怎樣解釋這一點?
邁克·斯庫斯:中國是美國棉花的主要進口國,對棉花的儲備要求高,進口的棉花就多。中國加大棉花購買和儲備,影響了供需格局。這樣一來,國際棉花供需市場就變得緊張,因此在過去的幾個月里,棉價有所上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