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3-21 13:06:45
浙江工商、消保委調查進口紅酒的高價迷局:平均到岸價15元人民幣一瓶的進口紅酒,平均零售價達到562元。
每經記者 張娟娟 發自上海
近年來,進口紅酒儼然成了“奢侈品”的代名詞,成為我們這個酒類消費大國的新寵。然而,浙江省工商局、消保委聯合近日發布的一份紅酒消費調查,則揭開了進口紅酒的高價迷局:平均到岸價15元人民幣一瓶的進口紅酒,平均零售價達到562元,零售均價為口岸均價的37.5倍。
進口紅酒暴利內幕
近日,浙江省消保委與金華市、義烏市消保委專門就進口紅酒價格鏈開展專題比較試驗。
金華和義烏市場進口紅酒共有來自上海、溫州、寧波、杭州、金華、義烏等六個口岸上千個品牌系列。在前期摸底下,消保委隨機選取一個口岸,從中得到的確切數據顯示,該口岸2011年從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羅馬尼亞、黑山等5個國家總計進口紅酒42個批次,共40萬升,總值117萬美元。以750毫升一瓶計算,每瓶平均口岸價約為2.19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5元(以1美元折6.7元人民幣計)。
在該口岸批發市場,抽查的威邦帝國、皇家莊園、約貝拉莊園等73種不同規格進口紅酒,平均批發價為312.04元/750ML。而在當地零售市場,這73種紅酒平均零售價為562.12元/750ML。其中,批零價最高的進口品牌為皇家莊園2004經典珍藏干紅,其批零價分別為2188元和5470元。
而同在該口岸的批零市場,抽查的張裕、威龍、長城等57種國產紅酒,平均批發價為60.21元,平均零售價為90.68元。其中,最高批零價的國產品牌是張裕特選級卡斯特莊園,其批零價分別為320元和486元。
根據以上數字計算即可得知,進口紅酒批發價約為口岸價的20倍,零售均價約為口岸均價的37.5倍,零售均價是批發均價的1.8倍;進口紅酒批發均價是國產紅酒的5.8倍,進口紅酒零售均價是國產紅酒的6.2倍;而進口紅酒最高批發價為國產紅酒的6.8倍,進口紅酒最高零售價為國產紅酒的11.3倍。
不難看出,不管是從口岸到批零環節的進口紅酒價格鏈縱向比較,還是與相近檔次國產紅酒價格的橫向比較,進口紅酒都可謂暴利。
此外,浙江省消保委還調查發現,國內的進口紅酒市場前景廣闊,但市場現狀讓人擔憂,存在傍名牌、注冊空殼企業炮制“假洋鬼子”、國內灌裝勾兌、國內灌裝冒充“原瓶進口”、違法使用添加劑、低檔酒冒充高檔酒、虛假代理等亂象。
針對市場上酒類經營混亂,存在假冒、商標侵權、虛假標注、虛假宣傳等違法違規現象,浙江省工商局專門制訂出臺了流通環節酒類企業經營行為規范,保障食品安全,維護消費者的權益。
中國成進口紅酒消費大國
從2008年開始,世界各地葡萄酒商不約而同注意到中國這片充滿生機活力的熱土。法國、澳大利亞、意大利、西班牙、智利、美國等世界主要產酒國紛紛前來開辟市場,中國成為全球葡萄酒消費增長最快的市場。據浙江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數據,2011年,浙江省進口紅酒共計699批,總重量達6975.26噸,總金額達到3785.99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60.32%、67.71%和92.46%。
寧波保稅區是國內較大的進口葡萄酒交易市場,而寧波市政府新聞辦提供的數據顯示,該市有3000多種來自全球各地的葡萄酒、500多家紅酒經營企業。
據不完全統計,在“進口葡萄酒集散地”溫州,目前僅其市區葡萄酒莊就有近400家,而當地經銷商僅占該市酒商數量的30%左右,另外70%散布在全國各地。據統計,自2007年開始,溫州進口葡萄酒已經連續4年增長翻倍,去年進口總金額達到2524.1萬美元。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