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09 01:12:55
產業園:“土地被征是好事,村民愿意不愿意,有沒有合法手續都不重要,只要政府出發點是為發展經濟”。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孫嘉夏 黃晟發自江蘇連云港
每經記者 黃晟 發自江蘇建湖
“我們村里的土地被強行征用了,多數村民被迫搬遷,目前搬遷補償款沒有到位,即使搬遷補償款完全到位也不夠我們購買安置房的。”江蘇省建湖縣上岡鎮坍圩村多位村民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村民被征用的土地上正在進行的建設項目是江淮動力(000816,SZ)總投資5.6億元、80萬臺套發動機機體、缸蓋及出口零部件生產線,該項目位于鹽城建湖縣上岡產業園。
針對村民的反映,建湖縣上岡產業園辦公室一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土地被征用是好事,村民們愿意不愿意,有沒有合法手續都不重要,只要政府的出發點是為了發展地方經濟,村民們將來會明白的。而對補償及安置房中存在的問題,上岡鎮一位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不能聽信村民的一面之辭。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為了爭取這個項目到此落戶,當地政府費了很大的力氣,但征地手續卻不完善,這已影響到項目的進展。
村民抱怨補償低且未到位
在施工現場,園區大道右側一塊碩大的項目簡介牌很是顯眼,上面對該項目有詳盡的介紹:江淮動力在上岡產業園投資12億元,土建投入4億元,設備投入8億元,征地430畝,實施整體搬遷年產80萬臺節能環保單缸機“項目”。新建生產廠房21萬平方米,辦公樓及附屬設施等3萬平方米。利用搬遷設備700多臺套,新購置柴油機裝配線、磨合線、整機涂裝線、成品包裝線、零部件輸送系統、外協件檢測室等國內一流生產線。項目于2011年8月開工建設,計劃2012年12月竣工投產,達效后可年產新一代節能環保單缸機80萬臺,年銷售突破20億元,利稅2億元以上。
建湖縣官網上的資料顯示,政府對這個項目也寄予厚望:“該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會成為上岡產業園乃至鹽城地區又一支柱型產業和旗艦型企業,對推動上岡產業園經濟實現新一輪大發展、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上岡鎮分管工業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對該項目所占地坍圩村的搬遷,是實施建設上岡產業園,是建湖縣“一區三園”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建設以來,基礎設施在快速推進。
對這個宏大的工程,村民們不但沒有熱情,反而抱怨多多。村民徐先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上岡鎮政府拆遷指揮部在沒有任何合法手續和有關部門批文的情況下,利用各種方法解決了房子拆遷問題,但村民宅基地無法得到合理補償。”
在施工現場,唯一的一棟尚未拆遷的樓房堅挺著,戶主孫海兵告訴記者,目前不搬遷的原因有兩點,一方面自家的房子將提供給項目施工隊臨時使用,另外一方面是“要看到相關部門的合法用地手續”。孫海兵同時稱,房屋拆遷每平方米補償702元,而購買安置房則每平方米多出十幾元,這完全不合理。而征用土地的補償款,每畝地20400元,至今一年多,去年年底前才拿到8440元,其他的青苗補償什么的都一分沒有,很多已搬遷的房屋補償款也沒有到位,安置過渡費也只有5元每平方米。
上岡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副鎮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時稱,根據工作部署,江淮動力項目區內的村民必須在2011年上半年全部搬遷,村民土地采取征地和租地相結合的方式,征地按相關文件執行,目前每畝地是20400元,租地每畝地租金是糧田800元,期限待定。
村民抱怨,搬遷補償費用過低、沒有及時到位。對于村民的說法,上岡鎮一位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不能聽信村民的一面之辭,村民們多數是非常配合我們工作的。有少部分村民對補償方面可能有質疑很正常,不可能做到人人都滿意,就此會進一步的溝通解決”。對于補償款沒有到位的情況,該負責人則表示:“會進一步核實了解,應該早已經到位,可能村里面延誤了,造成了村民的誤解。”
調查:項目用地涉嫌少批多建
尚未搬遷的村民堅持要求看的當地政府用地的合法手續,當地政府部門是否具備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采訪了建湖縣國土資源局,該局建設用地科楊科長表示,江淮動力作為縣政府重點項目,其自身也是國內知名的上市公司,在他印象中土地手續應該報批了一部分,會進一步核實后,給記者發郵件或傳真,但截至記者發稿時,尚未收到任何回復。
上岡鎮一位副鎮長則稱,“江淮動力的項目選址于上岡產業園,是經過多方慎重考慮的。目前的上岡產業園屬于在城市建設拓展區范圍內,土地性質是一般農用地,不屬于基本農田保護區范圍,用地方式一般為先租后征,逐步完善。江淮動力上市企業我們能招商過來立項非常不容易,用地的問題肯定會解決好。作為江淮動力這樣的知名上市企業招商不易服務更難,對我們政府是有前提條件的,必須給他們解決好用地的問題。”
在鹽城市建湖縣人民政府官方網站及相關新聞網站,關于江淮動力柴油機零部件項目的相關新聞報道,多次提及江淮動力在上岡產業園項目開工情況。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江淮動力的項目介紹存在與實際不符的可能。相關權威數據表明,江淮動力在上岡產業園征地200畝,而江淮動力在項目所在地的大牌子簡介中征地430畝,這讓人感覺疑惑。在上岡鎮(上岡產業園),記者提出看看江淮動力用地情況的相關書面材料,但均遭到委婉拒絕。記者隨后從江蘇省土地市場網(江蘇省用地情況公開網站)多方位查詢,也查不到相關情況。
在江淮動力施工現場,幾位附近的村民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坍圩村原未搬遷時有90多戶住戶,這個項目前段時間因為征地糾紛鬧得很厲害,主要的原因是用地手續不全,另外一方面是與村民間的補償問題沒有落實到位。現在可能已經批好了一部分,是化整為零,分期報批的,前期是先租后征。
上岡鎮(上岡產業園)相關負責人稱,群眾反映的土地問題和江淮動力沒有關系,江淮動力基建工作剛剛開始,作為上市公司,非常規范,沒有合法用地手續是肯定不會開工建設。拆遷等問題都是鎮里(產業園)的問題,是我們沒有服務好。
上岡鎮(上岡產業園)分管宣傳工作的王乃定則表示:目前江淮動力用地手續沒有完善到位的確是事實,但目前已經在進一步完善之中。關于江淮動力究竟實際用地是多少畝?王則表示,應該是江淮動力公告中的那么多,目前近500畝的用地,有部分可能不會給江淮動力使用。可能是留給江淮動力的配套企業使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事聯系了江淮動力董秘辦,一位辦公室工作人員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請記者留下聯系方式核實后給記者電話回復。但截至昨日發稿,江淮動力方面未給予回復。
江淮動力辦公室浦主任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電話采訪時表示,建湖縣上岡鎮(上岡產業園)里江淮動力的項目其實是新廠區的一部分,是傳動項目所在地。目前還沒有進行基建工作,因為土地手續還沒有完全到位,只是進行前期的工作,具體的情況建議記者聯系公司證券代表孫先生,但記者多次撥打孫先生電話卻始終無人接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