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17 01:19:36
尚志民 華安基金首席投資官
我相信價值投資長期能戰勝市場。因此,會力求保持情緒的穩定,并且有信心和耐心去堅守我的投資理念和判斷。
在投資中,一定要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尤其是現在的市場,不是缺信息,而是信息和誘惑太多。
在投資中,要確信自己買的是股票的價值,而不是樂觀情緒下的前景預期。
成為一個優秀的職業投資人,這樣的素質必不可少,即要堅持投資理念和適合自己的投資風格,有自我堅持的思考邏輯框架,首先關注風險,然后才是回報,以追求絕對收益為目標,客觀評估自我,保持開放的心態和一定的靈活度,有膽識利用市場的錯誤獲取逆向投資的收益,但同時也要學會尊重市場,有渴望成功的欲望和決心。
我們更注重以基本面出發的研究及對優質公司的發掘,不以趨勢投資為出發點,但應善用市場的趨勢,尋找到更理想的買點和賣點。
另一方面,與其努力把握每一次的市場趨勢,不如對宏觀及行業的發展趨勢做更好的分析與判斷。事實上,在評估具體投資標的時,我們也會結合行業背景與競爭結構進行判斷。
如果一定要說喜歡什么類型的公司,我想會更偏重于成長性公司的投資。首先,中國是全球經濟增長最有活力的經濟體之一,我相信未來也是如此,因此成長股有較好的選擇范圍和機會。
其次,選擇質地優良的成長股,通過長期投資,時間的價值會有更好的體現。雖然目前中國經濟進入轉型階段,但我相信在一些細分子行業或新興行業,仍將有一批成長股值得投資。
在全球尋求經濟新增長的大環境下,中國經濟轉型存在迫切性和必要性,但同時因為中國自身的優勢,比如大市場、經濟發展不均衡、城市化、社會相對穩定、教育提升等,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也存在更大成功的可能性。
中國宏觀經濟的轉型之路還會有曲折,盡管轉型的必要性已經在各個層面達成了共識,但是過程中的不確定性會比較大,而且轉型是持久戰,過程會比較長。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出現各類型的復雜問題,也許會表現為政策糾結。
但我一直認為中國宏觀經濟的狀況還可以,只不過以前是“短距離快速跑”,現在則要開始“勻速長距離跑”,而且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要開始訓練 “長跑”了,“短跑”項目越來越少。在新的賽事中,中國依然是很有潛力的競爭者。
過去幾年,流動性因素在市場中很重要,以后這個因素可能也會階段性的很重要,但總體而言,這種重要性和對市場影響的持續力都會減弱。這是基于我對經濟轉型大背景的理解。如果市場僅是基于流動性產生的樂觀情緒,這部分投資者也許要準備好接受預期差的結果。
所以,不宜過度悲觀。從短期看存在局部機會,從中長期看一旦確立轉型的明確方向,看到成功的希望,就存在整體投資機會及估值提升機會。
未來的兩三年,我們不要將預期打得過滿,要適應一個較以往相對低速的發展,但發展更科學更持續。以這樣的心態去投資,也許效果會不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