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4 01:29:26
隨著山西中宇鋼鐵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西中宇)被托管并正式復產,深陷近40億元欠賬漩渦的中鋼集團正逐步擺脫財務包袱。
昨日 (10月1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山西曲沃縣政府網站查詢到,經多方聯系磋商,曲沃縣立恒鋼鐵公司已經正式與中鋼集團簽署協議,全面托管山西中宇。“現在的托管單位是立恒鋼鐵,托管協議已經在上個月正式簽署了。”12日,山西中宇采購部人士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證實。
有行業人士認為,即便此舉并不意味著全面脫身,但此前深陷財務“黑洞”的中鋼集團足以暫時喘口氣。
山西中宇已復產“不管怎么說,復產了就是好事。”山西中宇采購部人士表示,從本月11月8日,停產一年的山西中宇正式復產了,目前“公司正陸續進行采購和設備維修工作”。
據山西曲沃縣政府網站新聞稿稱,除了曲沃縣立恒鋼鐵公司已經正式與中鋼集團簽署協議,全面托管山西中宇外,中鋼集團還與立恒鋼鐵簽署了一份戰略合作協議。資料顯示,立恒鋼鐵是一家當地的民營企業,其一期煉鐵年產量為200多萬噸。
此前,唐山國豐鋼鐵有限公司曾于2008年8月至2009年11月受中鋼集團委托代管山西中宇。
“整體托管經營等于把山西中宇交給受托方進行經營,但中鋼能否全部脫身,還要看上述托管能否見到效益。”一名行業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事聯系中鋼集團新聞發言人李可杰,但因其正在國外出差訪問并未予以回應。而中鋼集團新聞處人士則在記錄完記者相關問題后表示,公司都有相應的規章制度,所有采訪都由發言人統一出面,其無法對采訪問題給予回答。
媒體此前報道稱,截至2008年3月,中鋼集團共計向中宇鋼鐵付款超過54億元,而中宇鋼鐵只向中鋼累計發貨近28億元,余額26億元被一直拖欠。隨著中宇鋼鐵的經營陷入困境,中鋼集團也被一步步拖進了近40億元的財務黑洞。
實際上,為擺脫財務包袱,中鋼集團也一直在積極尋找山西中宇的重組方。中鋼集團新聞發言人李可杰曾表示,相關大型鋼鐵生產企業都表達了重組意愿,有關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中。
據了解,作為山西鋼鐵業整合主體之一,太鋼集團曾就山西中宇重組展開磋商,并與中鋼集團簽署過《重組山西中宇公司的戰略合作意向書》,但無疾而終。“太鋼不可能一次性承接太多債務,原來的計劃是以長期分期方式償還山西中宇所欠中鋼的款項,但管理班子沒有同意。”太鋼高層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有行業分析師稱,“接管山西中宇,從增加產能上對立恒鋼鐵是有利的,鑒于山西中宇在山西省鋼鐵產業規劃中的重要地位,由本地企業托管后,建立山西南部大型鋼鐵基地的進程將加快。”
IPO正在穩步推進5月份國家審計署發布的對中鋼集團的專項審計報告顯示,中鋼集團被合作伙伴占用資金88.07億元,截至2010年6月底未對風險狀況進行系統評估,未形成有針對性的風險應對預案。
媒體曾報道稱,山西中宇帶來的財務黑洞,影響了中鋼集團的上市進程。對于該說法,李可杰此前對媒體透露稱,“中鋼股份的IPO正在穩步推進,環保核查已通過專家評審,其他各項準備工作也在有序推進中”。
目前,中鋼集團在A股市場上控股兩家上市公司,分別是中鋼天源 (002057,SZ)和中鋼吉炭(000928,SZ)。
根據環保部此前公示的《中國中鋼股份有限公司申請上市環境保護核查技術報告》,中鋼集團上市平臺中鋼股份目前共擁有全資、控股二級和參股二級企業61家,所從事的行業包括礦產資源、貿易物流、裝備制造、科技研發、綜合服務等。本次上市募集資金計劃投資國內項目共計41個。
相關新聞拓展海外 鞍鋼擬20億美元印度建廠每經記者 張國棟 發自北京鞍鋼的國際化觸角有望伸向東南亞。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在日前舉行的國際鋼鐵協會巴黎會議期間,鞍鋼總經理張曉剛透露稱,正研究投資20億美元在印度建廠的可行性。據悉,這將是中國大型鋼鐵企業首次進軍印度,也是鞍鋼集團繼去年確定在美國建廠后,再次決定在海外建廠。
張曉剛表示,這家鋼企可能為與其他企業合資,希望年產量達到200萬至300萬噸,“該項目是鞍鋼國際戰略的一個環節,這一戰略還涉及研究在某個非洲國家如尼日利亞設廠的可能性”。
對此,蘭格鋼鐵網分析師張琳表示,對鞍鋼來說,200萬~300萬的年產量的規劃已經是輕車熟路,況且印度仍處于工業化初期,鋼材需求會比中國更強烈,鞍鋼如果把目標市場定位好,在海外的發展前景比較樂觀。
據了解,鞍鋼此前將海外戰略合作重點大多放在成熟的發達國家市場,在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亞、英國、美國等均有合資企業。就在去年,鞍鋼就成功與美國鋼鐵發展公司合作,成為首個在美投資建廠的中國鋼鐵企業,近期,還計劃與德國鋼鐵巨頭蒂森克虜伯公司再建立一條合資生產線,開展高端轎車用鋼板方面的研發與生產。
中國鋼材網分析師田新晗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鞍鋼如果能在印度建廠,可以直接在原材料產地冶煉,有利于緩解其國內緊張的資源消費瓶頸。據了解,受市場需求趨緩、大宗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的交織影響,鞍鋼股份(000898,SZ)2011年半年報顯示,營業總收入463.34億元,同比增長5.2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億元,同比下降92.00%。
不過,熟悉海外投資的行業人士表示,跨國投資也會碰到紛繁復雜的事情,只有少數大型鋼鐵企業有能力嘗試在海外建廠,大多數鋼鐵企業尚未付諸行動。“海外建廠不僅是資金問題,還需要考慮恰當時機,鞍鋼如果要在印度建鋼廠,印度當地工會及環保可能是鞍鋼面臨的主要挑戰”。
張曉剛也強調稱,中國企業“走出去”還面臨國外貿易保護主義的制約,為此“我們的合資企業要本地化,為當地解決就業,創造當地稅收,這也是消除國外貿易保護的一個有效辦法”。
據悉,由于印度政府在鐵礦石開采和運輸方面的限制,目前其奧里薩邦的多家鋼廠原料短缺,產能利用率受到很大限制。據印度港口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4~9月,該國主要港口鐵礦石出口量為3159萬噸,約占印度出口總量的80%,同比下降12.3%。
據悉,印度政府已經提出,到2012財年結束時,國內鋼產量將達到1.2億噸,印度鋼鐵行業也認為,印度應該將本國鐵礦石優先用于發展本國鋼鐵工業。
張琳同時提醒稱,海外建廠不失為中國鋼企實施國際化戰略的捷徑,但印度的鋼鐵工業也正如雨后春筍一般發展壯大,“我們在印度投資的鋼廠能否繼續鞏固在該國的市場,都是很有挑戰”。
此外,在上述國際鋼鐵協會第45屆年會上,張曉剛還當選為該協會新一任主席。據悉,這是40多年來首次由中國內地鋼鐵企業負責人擔任這一行業組織的主席。“張曉剛的當選表明在全球經濟復蘇進程緩慢的形勢下,中國市場對于世界鋼鐵行業發展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有分析人士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