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與高景氣加火力 2011年民爆概念股或有戲
2011-01-09 00:46:06
每經記者 牟璇
整合加力,景氣度回升,2011年民爆行業有戲!
“十二五”開局之年,民爆行業將再次拉開整合大幕,“十二五”末國內民爆企業將由目前的140多家降到50家以內,整合將為行業內優質企業帶來巨大機遇。與此同時,以中西部為主的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也將給當地民爆企業帶來強勁的需求增長。
上市公司是整合與發展的重要平臺,A股市場中的6家民爆上市公司,可能迎來巨大的機遇。
行業內大規模整合加速
工信部安全司司長吳鳳來在2011年民爆行業工作會議上明確表示,“十二五”期間民爆行業整合仍將繼續。吳鳳來表示,“十二五”要進一步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兼并重組、撤點減線仍是結構調整工作的主題。到“十二五”期末,民爆生產企業將由目前的140多家降到50家以內,銷售企業降到200家以內。同時,要形成20家左右跨區域的優勢骨干企業集團,著力培育1~2家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企業集團。
長江證券認為,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民爆行業的整合大幕會在2011年開啟,并貫穿整個 “十二五”。鑒于國家已經基本不再審批新的炸藥產能,民爆公司的增長只能通過收購來實現,因此,形成優質骨干企業的目標只能依靠行業內的并購重組來實現。
據了解,我國從“十一五”期間就開始推進民爆行業整合,民爆企業數量也在“十一五”期間大幅減少,由2005年的400多家減少到不足150家。即便如此,我國民爆行業集中度仍然較低,2009年國內前十家民爆企業的生產總值僅占全行業的27.7%,且沒有一家企業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達到10%。
若按照“十二五”民爆企業由目前的140多家減少至50家以內的規劃來看,各省市最終將會最多留1~2家民爆企業。從目前整合情況而言,貴州、云南等地的整合基本完成,而民爆企業較多的山東、內蒙古、遼寧、江蘇、四川等省(自治區)的整合壓力較大。
光大證券認為,未來幾年預計將有60%的企業被并購或者淘汰,技術水平、資金實力以及平臺將決定贏家的歸屬。上市公司毫無疑問是一個最理想的整合平臺。
下游需求推動民爆持續增長
另一方面,民爆行業素有“能源工業的能源,基礎工業的基礎”之稱,其下游主要涉及礦產開采和基礎建設,因此民爆行業產品的需求與基建和礦產開發規模密切相關。我國今年大力推進的水利建設將加大對民爆產品的需求,而礦產資源較豐富地區也將促進民爆產品的使用,需求的旺盛將保持民爆行業的高景氣度。從區域方面來看,水利與礦產資源豐富的中西部地區將成為未來民爆需求的增長重點。
從基建來看,相關媒體報道即將公布的2011年中央 “一號文件”將把水利建設作為重點,業內預計未來水利投資將實現翻倍增長,2011年將達到4000億元~5000億元左右的規模,且該項投資政策支持將長期延續。國金證券指出,水利建設投資的加大,離不開民用爆破器材在工程建設中的廣泛使用,這將給“十二五”期間民爆需求提高帶來新的驅動力。
與此同時,西部地區礦產資源豐富,約有我國60%以上的礦產資源。而根據正在編制的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顯示,今后10年西部地區將被打造成為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資源深加工基地。對于礦產的采掘將對當地的民爆行業有很大的拉動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民爆上游的主要原材料硝酸銨價格回落,也將保證民爆企業維持較高的盈利能力。國金證券趙乾明指出,從供需來看,硝酸銨市場供應充足,行業供給嚴重過剩,今年硝酸銨價格上漲僅僅是受通脹影響。目前宏觀調控政策已經向打擊通脹傾斜,因此未來硝酸銨價格回落是大概率事件。
光大證券分析師王席鑫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民爆板塊將在未來的1~2年內有著明顯的投資機會,建議全面配置。在選擇個股方面,建議優先選擇區位優、資金實力強、技術水平高以及向服務商轉型的民爆企業。
重點個股雅化集團(002497,收盤價41.70元)
投資亮點:2009年度公司工業炸藥和工業雷管總產量均列四川省第一位。光大證券認為,公司的產品結構在A股上市公司里面最好,主要是其雷管生產能力研發能力一流,雷管本身比炸藥具有更高的技術和行政門檻。另外,公司正在收購土地擴大廠區,未來有望在雷管關聯上游形成新的增長點。
另一方面,四川省內的民爆企業整合程度低于云南、貴州等省份,未來省內具備較大的整合空間。雅化集團整合能力強,從2003年起,公司先后并購了十多家企業,從被并購企業前后的業績來看,被整合企業均在較短時間扭虧為盈,且越來越好,證明公司并購整合的實力強勁。
南嶺民爆(002096,收盤價31.80元)
投資亮點:公司是湖南省民爆器材行業龍頭企業,東海證券指出,公司通過募投和自籌資金改造和擴建生產線,以及通過收購兼并方式不斷提升自身市場占有率,產能不斷擴大。產品結構中技術含量較高的乳化炸藥占比達到30%以上,且生產點分布合理。
公司新增生產線全部達產后,工業炸藥產能將比2010年增長35%。同時,公司與澳瑞凱合資的子公司南嶺澳瑞凱將成為高端雷管國內龍頭,公司持有南嶺澳瑞凱49%股份,預計獲得投資收益可增厚每股收益0.3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