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抑或天使 QE2的世紀之辯?
2010-11-07 23:18:50
每經記者 楊可瞻
美聯儲將在未來8個月內買進6000億美元國債!從今年8月以來,
讓全球投資者一直屏息以待的QE2(美聯儲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終于揭開謎底。然而,伴隨著釋放流動性的“水龍頭”再次打開,全球市場更多的是一片嘩然之聲。
QE2,是阻礙全球經濟復蘇,吹大資產泡沫制造高通脹的魔鬼?抑或是提振美國經濟,助推資本市場的天使?一場關于QE2的世紀之辯悄然拉開帷幕。
美聯儲(FED)于11月4日,做出了這樣一個對未來數年內的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的決定:在未來8個月內購買總計60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這一方面是希望壓低長期利率以鼓勵信貸,另一方面是希望美國經濟加快復蘇。
FED的貨幣政策委員會同時還宣布,當前美國經濟復蘇步伐依舊緩慢,消費者支出盡管逐步增加,但繼續受高失業率抑制。通脹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繼續保持低水平,已計劃在經濟持續疲弱且通脹過低、失業率高居不下的情況下進一步買進美國國債。
由于FED曾于8月啟動了用到期抵押支持證券(MBS)資金購買國債計劃,以未來8個月每月購買約750億美元國債計算,FED預計在2011年下半年前將總共購買8500億~9500億美元國債。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多數交易商預計,QE2規模將在5000億美元左右,這意味著此輪QE規模略高于預期。
一般意義下,若QE2規模高于預期,表明新增的美元貨幣供應也更多,貨幣市場上美元就會遭遇更大的拋壓。消息一出,美元指數當日就重挫0.6%至75.9,這是自去年12月以來首次跌破76的大關。對比美元的落寞,卻是新興市場股市的盛宴。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消息發布當日,恒生指數和A股滬指分別上漲1.6%、1.85%。其中恒指更創出29個月來的新高24550.85點。另據BLOOMBERG數據顯示,當日MSCI新興市場指數暴漲0.7%至1140.51點,創出自2008年6月以來的最高點。
DecisionEconomics首席全球經濟學家AlenSinai表示,由于美聯儲在經濟上未達到其政策目標,故其必須再做點什么,這也是QE2出臺的原因。另外,曾任職于美國財政部的俄勒岡大學經濟學家TimothyDuy稱,量化寬松對經濟復蘇的助推力還很難判斷,同時其規模并不能讓人信服。
魔鬼派
資產泡沫淹沒全球
現年57歲的本·伯南克,在進入美聯儲之前,還只是普林斯頓大學的一位經濟學教授。他看上去書卷氣十足且非常靦腆,并不像一個賭徒。而他正做的,可能是美國歷史上對經濟最大的一次豪賭。
率先提出責難的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蒙代爾(RobertMundell)。他認為,美聯儲購買債券來刺激經濟的舉動,或將導致歐元兌美元走高。因歐洲央行控制通脹的職能使央行無法抑制歐元升值,而歐元的升值又可能帶來通貨緊縮。通縮又會增加債務的“實際價值”,進而引發歐洲出現通縮。另外,通貨緊縮會使得歐洲主權信用惡化,削弱債務國的償債能力。
“美聯儲處于非常危險的道路上,最佳情況是我們可以有通脹增長,但下行風險非常高。”默克基金總裁阿克塞爾·默克(AxelMerk)炮轟道,“伯南克認為美元的疲弱可以刺激經濟。我們希望這僅是逐步的下降,而非急速下滑。QE2在這個層面上較之前的努力取得成功的機會很小,甚至沒有。最終人們希望去杠桿化,這些資金會進入敏感的地方,包括商品價格、澳元和其他投機性工具中。”
不僅如此,更有資本大鱷抨擊QE2將壓低美元并產生通脹效應。全球最大債券基金——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 (PIMCO)首席投資官格羅斯 (BillGross)認為,若美聯儲繼續實施非傳統貨幣寬松政策,未來幾年美元恐將貶值20%。事實上,QE2不僅發行了更多美元,還降低了投資者的收益率,使外國投資者不愿以當前的形式或價格持有美元。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美元貶值可能是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都希望看見的。然而,美聯儲此次重啟QE,很可能意味著國債市場30年的牛市即將結束。向金融市場注入數以億計的美元絕不是債市的利好,由此產生的通脹及膨脹的公共債務不亞于龐氏騙局。
資料顯示,由于FED規模6000億美元的國債購買計劃中,17-30年期國債購買規模僅占4%,2.5-10年期國債的購買規模超過了80%。這也促使市場拋售30年期國債,轉而買進中短期國債。截至4日,基準10年期國債漲27/32,收益率2.48%;5年期和2年期國債收益率盤中均觸及紀錄低點1.015%、0.316%。相比之下,30年期國債僅漲10/32,收益率一度升至近3個月來新高。30年期與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之差觸及157個基點,創歷史新高。
QE2的出爐,讓美元面臨長期、大幅貶值的局面。據統計,截至本周五10時,美元對日元10月以來的累計貶值達3%至80.92,創出15年以來的新低。近期,日本政要打破沉默,對日元升值發出嚴厲警告。日本財務大臣野田佳彥(YoshihikoNoda)11月4日重申,政府不會忽視日元大幅升值,將在必要時再次干預外匯市場。日本首相菅直人(NaotoKan)則坦言,美國采取的“美元貶值”政策正令新興市場貨幣匯率不斷攀升,日本經濟下滑風險升高。
值得一提的是,QE2甚至遭到美國政府高層的強烈抨擊。據悉,前美聯儲主席,現任美國經濟復蘇顧問委員會主席的沃爾克周二表示,QE2可能會在未來導致通脹,且規模也會引發擔憂。寬松的貨幣政策持續時間太長將導致更大的資產泡沫。另外,美國失業率下降的可能性很小,美國的經濟問題不會在短期內得到解決。
據報道,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周五表示,可以理解美國采取QE2是為其經濟復蘇,但從全球角度看不一定是優化選擇,對全球經濟將產生副作用。中國目前對不正常的資本流入有管理措施,可以盡可能地防止熱錢流入。數據顯示,截至周五13時30分,人民幣對美元報6.6615,而本周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0.13%。
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金融系主任李稻葵指出,這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于世界發達經濟體,在此背景下,由于一些發達國家金融機構背上了沉重資產負擔,即便獲得充分現金也不會直接投資于中小企業,而首要任務是短期內提高資產質量,而提高資產質量最好的辦法就是購買成熟資本市場所發行的產品。因此,此番量化寬松不會對美國經濟本身帶來短期、直接、根本性的影響。中國央行研究局局長張健華則認為,QE2會導致外資流入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并會在資產價格方面反映出來。物價水平上漲的壓力已不容忽視。中國應逐步回歸常態、穩健的貨幣政策,央行須加強流動性管理,引導信貸適度增長。
天使派
利好美國經濟推升股市
有人說QE2是魔鬼,就有人說它是天使。正如美國爭議說唱歌手小韋恩 (Lil'Wayne)哼的,“有多少人恨我,就會有多少人愛我。”
本周,投行巨頭高盛(GoldmanSachs)率先跳出來支持QE2。高盛資產管理部主席,有著“‘金磚四國’之父”美譽的奧尼爾表示,隨著新一輪寬松政策的推出,美元還將進一步貶值,而全球股市則將繼續飆升。預計至2030年,新興市場股市的市值將占全球股市市值的55%。這意味著,中國股市屆時將占29%,印度占5%,俄羅斯占4%。而至2018年,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四國合起來的GDP,將與美國相等。相信美聯儲將會承諾以最大的努力振興經濟,以阻止通縮。
高盛首席美國經濟學家JanHatzius更對美國經濟前景充滿信心。他認為,美國經濟在未來幾個季度內還將保持1.5%~2%的溫和增長,而2011年下半年將提升至3%,這部分緣于美聯儲推出的QE2。同時,最近數月金融環境將有所改善,從而支持了經濟的發展。事實上,美聯儲宣布的量化寬松意義重大,但并非具有戲劇性,不能馬上發揮作用。
盡管如此,大量的房屋供給將拖累樓市。住房空置率和空置房僅略微走低。這樣一來,不應新建過度房屋,這將使房價承壓。值得注意的是,高盛同時還上調了恒生指數未來12個月預期至29000點。據悉,以KingerLau為首的高盛研究員認為,隨著資本從發達市場持續流入新興市場,中國香港從中獲益將最多。即將發生的流動性影響可能會遠超市場預期。
但諷刺的是,就在高盛大肆唱多中國香港市場后,中國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周四直言,QE2將對中國香港和新興市場帶來負面作用,中國香港的房地產泡沫風險正在加大。美國此舉能否達到效果,關鍵在于能否打開信貸渠道,讓中小企業獲得資金從而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未來數月,金融市場可能對QE2的成效有不同評價,因而可能出現較大波動。中國香港金管局會密切關注市場情況,若資產價格持續上升,將采取進一步措施。
資料顯示,美國第三季度GDP增長2%,略高于第二季度的1.7%,符合市場預期。其中,第三季度消費支出增長2.6%,創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單季漲幅。第二季度和第一季度分別增長2.2%和1.9%。通脹方面,第三季度不包含能源和食品價格的個人消費價格指數上升0.8%,環比下降0.2個百分點,顯示整體通脹水平仍然非常溫和。
有著“華爾街狂人”之稱的CNBC著名財經節目主持人CRAMER,近日也對QE2表示了擁護。他指出,新一輪量化寬松不僅能助推股市,也將刺激經濟復蘇。首先,QE2是在不得已情況下作出的決定。在美聯儲不能有效刺激房市需求和就業市場的情況下,唯一可做的就是注入流動性。只有這樣,商業和股市才有機會重現升勢;其次,QE2將推低美元匯率同時刺激出口,在出口商業績轉好加上零利率的情況下,資金也將回流股市;最后,當股市走牛后又會刺激資金去消費,零售行業轉暖,業績走高,反過來又會刺激資金重新回流股市。這就是伯南克真正想做的,他會取得成功的。
不過,決定美國經濟復蘇的命脈——就業市場仍復蘇緩慢。據美國勞工部周四公布報告顯示,截至10月30日當周的首次申請失業金人數上升2萬人至45.7萬人。差于此前市場預期的上升1.1萬人。截至10月23日當周持續申請失業金人數減少4.2萬人至434萬人,創近2年來最低水平。另外,10月美國私營部門新增就業人數4.3萬人,接近市場預期的兩倍。據了解,周五美國將公布10月非農就業數據。分析師預計10月失業率將持平于9月份的9.6%,非農就業人數則增加6萬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在周四的議息會議上并未抨擊QE2。他坦言,美國并未通過印鈔來積極推動美元貶值。盡管新興市場國家不滿于QE2,但強勢美元符合美國利益。歐洲央行會等到12月,再決定是否繼續收回危機時期的援助政策,如向商業銀行無限制提供短期流動性等。會后,有分析人士指出,沒有跡象顯示歐洲央行將跟進實施量化寬松政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