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26 03:12:12
江銅二季度業績的爆發顯得有點反常,背后的秘密則藏在江西銅業去年三季度以來存貨的變化中。
每經記者 張奇
謀定而后動!這用來形容江西銅業(600362,收盤價28.49元)長達一年的行權計劃,非常恰當。
為了67.5億元的行權融資,江西銅業于去年三季度便開始秘密布局,《每日經濟新聞》此前曾連續跟蹤報道江西銅業存貨激增的故事,如今看來非常準確,并且江銅在今天(8月26日)公布的中報里稱,公司將爭取權證行權,募集資金謀發展。
江銅中報顯示,上半年凈利潤達到21.24億元,單二季度就有14.27億元的凈利潤,環比增幅超過100%,單季凈利潤創近兩年的新高。而在二季度LME銅均價相比一季度低10%的情況下,近期公布中報的云南銅業 (000878,收盤價20.17元)二季度凈利潤環比更是下滑達到86%,江銅二季度業績的爆發顯得有點反常,背后的秘密則藏在江西銅業去年三季度以來存貨的變化中。
有分析人士認為,江銅此時業績突然爆發,很可能是為了保證今年9月份17.61億份的江銅權證順利行權,目前來看,行權成功的可能性極大。
離奇的業績爆發
江西銅業的中報顯示,上半年營業收入為375.7億元,同比增加162.18億元,增幅為75.95%;凈利潤21.24億元,同比增加9.22億元,增幅為76.74%;每股收益為0.7元,這比絕大多數券商預測的2010年業績要高得多。
而對比同期國際銅價、以及已公布半年報的云南銅業來看,江西銅業的業績暴增似乎讓投資者看不懂。
今年一季度,LME銅價一直處于反彈高位,一季度的LME均價高達7600美元/噸,而二季度初LME銅價創下8043.7美元/噸的反彈新高后,受到高庫存的影響,LME銅價一路下跌,二季度大部分時間在7000美元/噸以下徘徊,二季度均價按6800美元/噸來看,環比跌幅達到10.52%。
另外2010年上半年銅冶煉加工費持續下降,銅冶煉加工費長協價為粗煉費46.5美元/噸和精煉費4.65美分/磅,上年分別為75美元/噸和7.5美分/磅,而現貨在大部分時間里比長協單更低,這樣公司的加工費利潤就大大降低了。
再來看云南銅業,其第二季度的凈利潤僅有0.23億元,相比一季度1.65億元的凈利潤下滑達到86%。
另一方面,江西銅業上半年的產量并沒有出現巨幅的放量,今年上半年生產陰極銅45.2萬噸,同比增幅為22.16%;生產黃金10414公斤,同比增長4%;銅精礦增幅僅有3.7%;另外銅桿線出現了7.4%的同比降幅。
眾多情況綜合來看,江西銅業的業績增長顯得十分詭異。
存貨成利潤調節器
故事還得從去年三季度開始說起,江西銅業去年三季報公布后,其創當時歷史記錄的存貨數據引起市場強烈關注,其存貨從去年二季度的67.99億元激增至去年三季度的100.98億元,增幅接近50%,對此江西銅業僅解釋為原材料存貨的猛增。
當時市場出現諸多猜測,直指江西銅業賭銅價上升,大肆囤積原材料。而《每日經濟新聞》在《江西銅業100億存貨歷史最高驚現三大疑問》中指出,江西銅業高存貨有看漲未來銅價的賭博意味,但背后真正的故事確是為了保證權證行權。
從去年以來,寶鋼權證、國電權證等多只權證幾十億的行權夢一一泡湯,但江西銅業卻籌劃了一個長達一年的存貨故事,以保證其17.61億份的權證行權成功,以獲得67.5億元的融資金額,這比大費周章的增發融資來得容易。
在去年三季度江銅存貨暴增后,去年年報以及今年一季度的存貨數據也是連創新高,分別為114.90億元和117.94億元,但增幅明顯放緩。
業內人士曾指出,江銅去年存貨激增的主因,是儲存了大量的成品未出售,或是成品已出售,但未計入利潤,這才導致存貨激增,而這部分利潤則等到今年中報披露之際,也就是江銅權證9月份行權前釋放,有利于權證的行權。
從今年中報的存貨數據中,可疑窺視出其中的秘密,存貨已下滑至108.97億元,相比一季度減少8.97億元,而這部分極有可能是去年隱藏的部分利潤。
67.5億或已收入囊中
目前市場上僅有兩只權證,成為市場的稀有品種,江銅權證因一直是價內權證,前期受爆炒大漲。
按江銅權證昨日收盤價3.08元計算,4:1的行權比例,再加上15.33元的行權價來看,27.65元的行權成本離江銅昨日28.49元的收盤價仍有3%的差距。而江銅上半年如此出色的業績,勢必將刺激股價上漲,這樣9月份行權成功可能性極大。
江銅在中報中明確表示,權證行權期是2010年9月27日起的5個交易日,截至2010年10月8日下午3點尚未行權的江銅CWB1將會被注銷。公司將盡力促使權證行權,為公司德興銅礦13萬噸擴產工程及阿富汗艾娜克銅礦項目及北秘魯銅業公司項目建設募集資金,為該等項目能按計劃推進提供資金保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