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自救駛來順風車 重倉被套股迎來賺錢機會
2010-07-31 11:29:30
每經記者 張奇 劉明濤 牟璇
解鈴還須系鈴人!
本周,基金二季報披露完畢,巨額虧損3246.23億元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據WIND數據顯示,基金二季度增持前50大重倉股中有49只個股同期表現優于大盤,但其中仍有超過一半的個股被套,這還不包括其余上百家基金加倉被套的個股。
第二季度是一年中基金布局最為關鍵的時期,也是決定基金全年業績走向的重要拐點,基金被套的重倉股無疑將成為基金下半年自救的關鍵“棋子”。《每日經濟新聞》將通過梳理基金被套的潛力個股,助投資者搭上“順風車”。
第二季度是一年中基金投資的主要調倉換股階段,也是決定基金一年成績最關鍵的時刻,然而今年基金在二季度的業績表現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虧損達到了驚人的3246.23億元。WIND數據顯示,按基金前10大重倉股統計,總計672只個股入選基金的前10大重倉股,其中369只個股遭拋售,4只個股持股未變,299只個股獲得基金增持。
目前已進入第三季度,基金再進行大規模換股已沒有機會,在這樣的背景下,新增重倉股,將有望成為基金下半年業績增長的亮點。
增倉股隱含投資機會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粗略統計,獲得基金增倉的299只個股中,有超過80%個股已套住增持基金。同時,基金增倉比例靠前的個股,表現也較為搶眼。這或許說明,基金抱團取暖作用明顯,而后續被套個股或基金新增重倉個股仍有機會。
天相統計數據顯示,基金在二季度中增持前50大重倉股中,有49只個股同期表現優于大盤,其中一些表現犀利的個股二季度至今的漲幅已超20%。
除上述基金重點增倉的個股外,一些中小盤股和次新股也成為基金增倉的重點,且已占據其流通盤極高比例,按照持股占流通股比例變動計算,增持最多的10只個股包括大洋電機、東山精密、海康威視等,其中東山精密二季度機構增持數量達到822萬股,增持占流通股比例達到26.50%。另外一些明星基金增倉被套個股,以及題材個股基金大幅加倉的也值得關注。
同時,創業板二季度大幅下跌的同時,也套住不少追捧的基金,在下跌釋放風險過后,后期大盤走強,由于流通盤極小,機構自救十分容易。
部分超跌個股已有表現
《每日經濟新聞》選出了二季度基金增倉最多的前30只股票,希望從中抓出基金為自救可能會選擇增倉的股票。
這30只股票在二季度獲得基金大比例增倉,但它們的股價卻不是都很“爭氣”,其中有13只股票股價出現下跌。
WIND統計顯示,第二季度,在這30只股票中,有9只股票的漲幅超過10%,8只股票上漲幅度在10%以下,13只股票下跌。其中,洋河股份股價上漲幅度最大,達32.34%,鐵龍物流、包鋼稀土分別以28.91%、26.78%的漲幅緊跟其后。中國國航、五糧液、華夏銀行、瀘州老窖、中國人壽位列虧損前五大,二季度股價分別下跌17.56%、13.53%、12.37%、12.12%、11.09%,持有這些股票的基金難逃“被套”命運。
不過,也有看起來即將被套的基金,在7月份卻僥幸逃脫的例子。中金黃金二季度股價上漲5.81%,表面上來看持有該股的基金似乎尚算“安全”,然而該股7月一開始就連跌三天,前兩日2日跌幅都在5%左右。不過,近期市場走好后,中金黃金成為了反彈急先鋒,除權后的漲幅已超過30%。
“咸魚翻身”的例子或不僅有中金黃金,進入三季度后,超跌的個股股價已有所表現,不少個股或有上行的趨勢。這恰好給了投資者一個絕佳的機會——在基金急于解套自救的時候,輕松搭乘基金的“順風車”。
在這些被套的股票中,有不少股票近期股價已開始有所表現,其中恒瑞醫藥、五糧液、中國國航、瀘州老窖等個股近期股價已有明顯上行的態勢。業內人士認為,二季度大盤遭到重挫,不少股票超跌嚴重。同時市場普遍認為像二季度那樣股指狂瀉的情況將不會在三季度出現,三季度或有反彈行情,基金正好可抄底增倉。
板塊操作
創業板打新被套 基金自救行情可期待
一直對創業板公司表示謹慎的基金公司,突然在今年二季度對該板塊高度重視,紛紛加碼對創業板的投資。不過,基金公司此番“試水”創業板,卻沒有獲悉預想的高收益,由于今年二季度股市暴跌,創業板個股股價也是大幅縮水,基金公司的建倉可謂苦不堪言,多數慘遭套牢。
然而,隨著三季度市場回暖,投資熱情逐漸恢復,基金公司重倉的創業板個股能否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呢?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一旦反彈行情確定,基金在創業板上演自救行情是值得投資者期待的。
青睞新股慘被套
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共有近200家基金公司選擇在創業板市場投資,除了“老牌”個股外,他們把更大的注意力放在了二季度上市的新股上。
記者查閱相關數據發現,今年二季度,創業板共有25只新股上市,較一季度減少了4只,是近三個季度新股上市數量最少的。雖然數量有所減少,但基金公司卻格外青睞這一批新股。資料顯示,南都電源、碧水源、當升科技、國民技術、中瑞思創、新大新材、奧克股份以及康芝藥業登個股都受到了5只以上的基金參與網下配售,在二級市場上,國民技術和三聚環保更是得到了匯添富成長焦點以及天弘周期策略大幅增倉。
此外,基金對萬邦達、上海凱寶以及神州泰岳同樣格外青睞,增倉幅度均超過了百萬股。
然而,基金瘋狂地打新和建倉增倉,不僅沒有帶來豐厚的收益,卻是巨額浮虧。截至7月30日收盤,長城集團、新大新材、康芝藥業、海默科技、奧克股份、勁勝股份、恒信移動、數字政通、華平股份、南都電源以及安諾其等11只新股的股價均低于其發行價,參與打新的基金賬面有不同程度的浮虧,而積極建倉的國民技術和三聚環保則跌幅較大,建倉或已經慘遭套牢。
部分個股有望提前復蘇
此外,基金公司大舉增倉的部分創業板個股股價也出現了不同程度大跌。其中,上海凱寶二季度下跌12.1%、萬邦達下跌29.48%,神州泰岳下跌30.9%,藍色光標和中青寶分別下跌23.04%和35.54%,增倉的基金公司被套牢。
有市場人士認為,今年兩季度,大盤下跌的系統投資風險是很難避免的,導致諸多基金公司參與新股申購和增持遭到套牢,不過,當前市場已有回暖趨勢,部分超跌的個股有反彈的需求,因此,基金很可能借機解套甚至獲得不錯的投資回報。另一方面,隨著創業板容量即將過百,創業板指數的編制也將有所取舍,那些在市場活躍的、成長性好的個股屆時必將成為基金追捧的對象,值得投資者關注。
那么,到底哪些創業板個股有望提前復蘇,開啟反彈之路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咨詢多位市場人士以及私募人士,他們一直看好三聚環保(300072,收盤價39.27元)和萬邦達 (300055,收盤價70.60元)。
重點個股
恒瑞醫藥(600276,收盤價41.77元):是我國化學藥最具競爭力的醫藥企業之一,目前公司正在逐步完成從“仿制”到“創新”的轉型,在多種創新藥物已取得了突破。國家生物醫藥產業振興規劃將對整個醫藥行業形成實質性利好,直接增厚行業及其企業的收益。
瀘州老窖(000568,收盤價32.71元):公司主營“瀘州老窖”系列酒的生產和銷售,高端酒國窖1573全國市場表現價穩定并略有上升,特曲成功提價10%。近年來,公司資產收益能力居于行業第一。
華潤三九(000999,收盤價24.55元):公司是中藥龍頭企業,隨著華潤集團入主北藥集團后,公司作為華潤集團旗下中藥業務的核心發展平臺,其整合北藥集團旗下的中藥資產的預期強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