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3 01:51:04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樓市再出利空,且3年期央票發行量暴增,加上場中盛傳“四大城市物業稅可能獲批”等利空,周四滬深股市反身下跌。滬深300指數跌1.09%,期指跌0.91%。滬綜指跌1.11%,深綜指漲0.15%。深市個股漲多跌少,滬市正相反,地產、金融股再度拖累大盤。
筆者昨日說了“主要看政策如何應對”,周四出的政策均偏空,股指便相對易跌些。近階段應是政策多發期,股指走勢還會大受影響。另外,出政策的時點較難預知,所以短期走勢或很飄忽,投資者應把握政策趨勢,更著眼于中線。
3年期央票發行量是前次發行量的6倍,但發行利率降1個基點,該因素緩和了市場對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憂慮。雖然此事似利空有限,但也表明決策層有意加大貨幣回收力度。樓市最新消息是對二套房認定是“認房不認貸”,這堵住操作中的部分漏洞,或使少數仍指望“空調”的投機客加入殺跌大軍。
花旗集團分析師OscarChoi和MarcoSze周四發布的報告稱,中國房地產拐點 “不可避免”,預計房價年底前有望最多下跌20%。華西證券駐上海分析師魏瑋表示:“在調控下,投資者擔憂房地產和銀行出現最糟情況。”
有色金屬股的表現相對稍強,鋼鐵股繼續弱勢。內盤鋼鐵期貨昨跌,而有色金屬期貨微漲。瑞銀集團駐悉尼分析師TomPrice表示,未來幾周鐵礦石現貨價格可能下跌約30%,因市場擔心中國正采取措施放緩經濟增長步伐。
假如鐵礦石果如其言下跌,那么有色金屬獨強的難度不小,所以投資者近期應回避持有有色金屬股。有色金屬的基本面雖然不錯,但既然我國調控經濟增速,打壓樓市,那么其太大的上檔空間便被封殺。對于多數股票來說,如果上檔密集區沖不過去,那么下檔真正支撐便會較遠,很難長期“卡”在中間。
筆者猜測,雖然上層調控樓市有其他重大原因,但鐵礦石、銅價、橡膠等大漲可能也是原因之一,雖不是主因。國際上一邊阻撓中國出口,一邊在資源上卡我們脖子,必令我們有關方面難以忍受。如果筆者這樣的猜測有點道理,那么囤貨、做多相關商品期貨、做多相關個股的投資者可就得小心了,不能再有慣性思維。
樓市受控,則地方政府所籌資金或拖累部分銀行,但相信上層有解決辦法。只不過在初期階段,仍可能給銀行股構成壓力。投資者雖然也可參考“股神”王亞偉增倉銀行股的做法,但應將信將疑,最終還是要以盤面為準,而不是宣傳。
航空股表現不錯,但筆者發現近期推薦航空股者多了起來,且其他方面利好也碰巧釋放。因此,建議投資者暫不必追高,不必輕信。持有航空股者當然還可看看,但萬一人民幣升值口子松動,不妨暫逢利好出貨。
在這市場中生存,懷疑一切固然不可取,但也不能全信,頂多將信將疑,最終以盤面為準。以社保研討會看高3600點及其后盛傳于港股拋售中資銀行股為例,當時筆者聽了也將信將疑,現在看來有那么點輕信了。
今日為周五,料期指部分炒家會平倉回避周末不確定性。以當前情況看,似乎多頭更為心虛,因期指的權重股集中在地產、金融、有色、資源等品種,顯然不是當前熱點。操作方面,投資者應逢高減持受政策利空打擊的個股,轉持政策扶持的個股。對于開戶期指者來說,也可采用對沖方法,一方面于期指做空,另一方面買些消費類、政策扶持類個股。如此操作能控部分風險,還可能兩邊同時賺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